歷年深圳國際物流與交通運輸展覽會吸引眾多業內有影響力的品牌企業、龍頭企業參展。何龍 攝
往屆物博會上,京東物流展出無人物流車等新型物流裝備。劉羽潔 攝
往屆物博會上,參展企業展示全自動包裝設備。 劉羽潔 攝
海吉星物流園多舉措保障食品安全,在進口處實施售前檢測,檢測合格后才能進場銷售。吳鎧峰 攝
在第十三屆深圳國際物流與交通運輸展覽會召開之際,筆者從市交委獲悉,在經濟新常態、國家新戰略、行業新政策、貿易新模式的發展環境下,我市現代物流行業整體競爭力繼續領先全國,運營效率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現代物流業已成為推動全市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和體現全市經濟發展質量與效果的重要載體,其支柱產業地位進一步鞏固、對經濟推動作用逐漸增強。
1
增速連續10年高于同期GDP增速
物流業作為深圳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其支柱地位究竟如何?筆者從權威機構拿到的數據顯示,其產業規模、運營效率和發展質量均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支柱產業地位持續鞏固。2017年,深圳市物流業增加值為2276.3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較往年同期增長9.76%,增速同比上升0.34個百分點;物流業增加值占同期全市GDP的比重為10.15%,較往年同期下降0.03個百分點,增速連續10年高于同期GDP增速。
物流關鍵地位不中斷凸顯。2017年,深圳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521萬標準箱,同比增長5.1%,連續5年位居全球第三;深圳機場貨郵吞吐量115.89萬噸,同比增長2.93%,連續15年位居國內第四,物流服務能力穩步上升。
行業運行效率全國領先。2017年,深圳市社會物流總用度為2838.27億元,同比增長11.63%,與深圳市同期GDP的比率為12.65%,較往年同期下降0.39個百分點,優于全國近2個百分點,物流服務效率的“深圳質量”得到明顯體現。
行業領軍企業不中斷涌現。深圳共有物流企業1.7萬余家,其中市重點物流企業近90家,營業收進超百億元的10家,上市企業8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9家。
供給鏈服務引領全國。目前,我市共有供給鏈治理企業4000多家,深圳已成為全國供給鏈治理企業集聚最多的城市,涌現了怡亞通、飛馬國際等國內第一批供給鏈上市企業。據統計,2016年我市進進全國500強的供給鏈治理企業4家,營業收進超100億的10家。
快遞業迅猛發展。深圳全市共有獲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的法人企業521家,分支機構516家,末端服務網點1468家,行業從業職員突破8萬人。近年,以順豐為代表的深圳快遞業以年均30%以上的增幅快速增長。2017年,全市實現快遞業務收進375.5億元,完成快遞業務量25.95億件,同比增長26.9%,分別居全國城市第二、第三位。
貨物運輸以陸運為主。2017年深圳市社會貨運量累計完成32269.28萬噸,同比增長3.55%。其中,鐵路貨運量為70.66萬噸,占比0.22%;公路貨運量為23952.51萬噸,占比74.23%;水路貨運量為8147.49萬噸,同比增長12.99%,占比增至25.25%;民航貨運量為98.62萬噸。
2
降本增效和創新發展可圈可點
在降低物流本錢方面:
設立現代物流業發展專項資金。我市為支持物流業發展,降低社會物流本錢設立了現代物流業發展專項資金。2006年以來,僅物流子項累計資助重點物流企業超800家次,物博會參展商3500多家次,共發放資金約9億元。2017年我市對《深圳市現代物流業專項資金治理辦法》進行了修訂,新增了純電動物流配送車輛運營、智能快件箱、郵輪運營等資助項目,調整了市重點物流企業貼息資助標準、水水中轉資助方式,資金總規模由2億元調整為9.55億元。目前,該辦法已經市政府同意,正按流程印發實施。
簡政放權減輕企業負擔。組織企業開展《道路運輸車輛技術治理規定》宣貫培訓活動,對現有道路運輸車輛綜合性能檢測機構系統進行升級改造。自2016年3月1日起,依法取消道路運輸車輛二級維護強制備案工作,減輕企業負擔。
高速公路免費降低企業經營本錢。繼政府回購梅觀高速實行免費通行后,進一步推進市域內高速公路免費。2016年2月7日零時起,龍大(深圳段)、南光、鹽排、鹽壩高速正式免費通行,有效降低了物流企業通行本錢。之后,簽訂了《收回深圳市東部過境高速公路項目特許經營權協議》,完成了政府收回清平二期特許經營權談判、制定了廣深沿江高速深圳段貨運補貼方案。
信息先行方便企業辦事。推動“網上港貨局”和“網上辦事大廳”建設,同步開通“網上港貨局”主頁,開通了網上港貨局微信公眾號和服務號,方便辦事企業隨時隨地、方便快捷進行網上辦事。
搭建政府-企業-金融機構溝通合作平臺。舉辦“助力創新合作共贏”2017年物流與供給鏈高峰論壇暨產業發展政策宣講會,近300位物流與供給鏈企業家參會。本次活動向與會企業發放產業政策匯編,現場解讀交通物流、商貿流通、人力資源、稅務、海關等政府部分政策。邀請招商銀行等金融機構、物流行業專家對行業創新發展獻言獻策,搭建政府部分-物流企業-金融機構溝通合作平臺,促進物流行業轉型升級。
政府搭臺助企業尋求合作商機。第十二屆深圳國際物流與交通運輸展覽會于2017年10月12日-14日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舉行,吸引了來自52個國家及地區共1861家企業參展,國際參展商比例達35%,同時有來自全球81個國家和地區近13.5萬人次的專業觀眾前來參觀,展覽面積、展位數目、參展企業、參觀人數均創歷史新高,為廣大物流企業展示形象、做大品牌、拓展市場搭建了專業誠信的合作平臺。
在物流創新發展方面: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要求和我市物流業發展實際,編制了《深圳現代物流創新發展試點城市行動計劃方案》,重點從推動供給鏈發展、推進深港合作和創新物流治理體制機制等方面,提出5大類22項措施。
開展物流與供給鏈行業調研。市交委專題調研了怡亞通、越海、飛馬、亦禾、商貿通等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典型供給鏈服務企業,了解企業發展訴求以及行業前沿動態;同時,圍繞企業經營數據、服務對象特征、發展規模等內收留,編制了《深圳現代物流業發展情況調查問卷》,共發放問卷122份,收回有效問卷100份,全面把握了行業發展特征、發展趨勢、存在的題目和發展訴求。為下一步研究制定供給鏈發展政策措施提供支撐。
鼓勵物流企業依托業務特長,加大物流技術研發投進,支持成立怡亞通供給鏈研究院;引導行業成立自律組織,進步行業凝聚力,支持成立深圳市生鮮冷鏈和城市物流協會。
支持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拓展業務,5月我市首趟中歐鐵路貨運班列由深圳開往白俄羅斯明斯克,未來將延伸到德國漢堡,開辟了連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鐵路戰略大通道。
支持物流企業參與高新技術企業等相關認定。鼓勵符合條件的物流企業參與高新技術和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認定。根據市科創委《關于領取2017年第二批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的通知》,深圳市東泰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深圳市鵬港運數字物流有限公司、深圳市大典創新供給鏈有限公司、深圳市品質寶供給鏈治理有限公司、深圳酷武供給鏈治理服務有限公司等5家物流供給鏈企業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鼓勵企業創新服務模式。怡亞通適應新零售發展搭建面向消費者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星鏈生活”,為消費者提供O2O購物體驗,以及話費流量充值、金融理財等增值服務,能夠根據地理位置顯示用戶四周的超市、便利店,就近下單配送,用戶可自行選擇送貨上門或者到店自提。
在“互聯網+”“分享經濟”等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的不中斷涌現的背景下,鼓勵企業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宇易通科技、貨拉拉等企業瞄準“同城、即時、整車”貨運的物流細分領域,積極探索同城貨運新模式,通過“分享模式”整合社會運力資源,搭建“快速、平價、安心、專業”的同城貨運交易平臺,實現貨車調度、在途運輸、收貨確認、用度結算等全閉環服務流程。
鼓勵物流技術創新和高端裝備研發。培育了今天國際物流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智能物流系統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為生產制造、流通配送企業提供生產自動化及物流系統的規劃設計、系統集成、軟件開發、設備定制、電控系統開發、現場安裝調試、客戶培訓和售后服務等一系列業務。
支持快遞企業增加科技創新投進。順豐速運已開展無人機業務布局,擁有專業無人機研發團隊,形成了較豐富的產品線。目前已經完成了適用于不同場景的多款無人機的研發和測試,并具備了一定的實際業務運營能力,跨境鐵路 國際物流,其中四H4無人機載重5公斤飛行15公里,Y6無人機載重10公斤飛行15公里。Manta Ray垂直起降固定翼,飛機設計的靈感來自于深海的魔鬼魚,最大載重10公斤最大航程150公里。
“深圳組合港-綠色港口鏈”邁出重大步伐。通過優惠、便利和高效的“水水中轉”和“海鐵聯運”運營模式,引導貨主采用水路和鐵路更為環保的運輸方式,緩解港城發展矛盾。2017年深圳港完成海鐵聯運運量12.49萬標箱;完成集裝箱駁船運輸吞吐量463.37萬標箱,同比增長9.16 %;完成國際中轉吞吐量455.20萬標箱,同比增長2.08%。深圳港已與13個內河碼頭和6個內陸無水港簽訂組合港協議,新增江西贛州、東莞常平、河源和韶關正式掛牌為深圳內陸港,進一步強化了深圳港對周邊城市的輻射能力。目前深圳港共建立11個內陸港貨站和無水港,覆蓋52個珠三角支線碼頭的60條駁船航線(含香港),開通14條海鐵聯運班列線路。
深圳港國際影響力不中斷進步。與巴林港和韓國仁川港成功簽約友好港,目前深圳港共有23個國際友好港。泰國港務局、印尼第二國家港口團體、德國漢堡港、加拿大哈利法克斯港、南非Transnet團體和意大利港口代表團紛紛來深調研。踴躍參加了中馬港口同盟第二次聯席會議、德國漢堡港務局 “港口鏈”合作項目第三次會議等港口交流活動;順利籌劃及召開第12屆物博會、主辦第十一屆泛太平洋海運亞洲大會、第三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合作港論壇暨第六屆深圳國際港口鏈戰略論壇和第二屆鐵水聯運高峰論壇。
航運服務水平取得新發展。制定《船舶報廢拆解和船型標準化補助資金發放辦理規程》,指導我市航運企業開展船舶拆解和船舶標準化改造工作,共發放財政補助資金4938.62萬螺螄粉元;啟動《深惠汕海上客運航線基地綜合發展規劃》研究,推動開展深圳市海上休閑與客運碼頭專項規劃和大鵬新區海上休閑船舶停靠碼頭專項規劃,推進東部沿海客運碼頭規劃建設;開通蛇口郵輪母港至外伶仃島、機場客運碼頭至中山的水上客運航線和“海上看深圳”游船航線,受到市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3
國家物流關鍵建設穩步推進
深圳港口設施不中斷完善。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深圳港相繼建成了蛇口、赤灣、媽灣、鹽田、大鏟灣、沙魚沖、下洞、東角頭、福永和內河十個港區以及媽灣電廠、核電、大鵬LNG等專用碼頭。現擁有碼頭泊位156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74個,其中集裝箱專用泊位47個,油氣化工泊位22個,客運泊位19個(其中郵輪泊位2個),已經形成“兩翼、六區、三主”的總體格式。
深圳機場硬件設施不中斷提升。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是境內集海、陸、空、鐵聯運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國際空港,擁有2條跑道,新航站樓面積55萬平方米,共擁有停機位199個,可服務旅客吞吐量達4500萬人次。深圳機場目前共有兩條跑道,其中長3800米、寬60米的第二跑道于2011年正式投進使用。該跑道飛行等級為4F,可以滿足目前世界上最大型客機起降,其中包括“空中巨無霸”——空客A380客機。
鐵路運輸通道多方向拓展。全市鐵路網由廣深鐵路、廣深港客專、廈深鐵路及平南和平鹽兩條支線組成“兩縱一橫兩支”格式,總里程156公里,鐵路關鍵形成深圳站、深圳北站、深圳東站、坪山站、福田站“兩主三輔”布局。通過廣深港客專廣深段、廣深四線連通廣州,由京廣鐵路、京九鐵路、京廣高鐵、貴廣高鐵、南廣高鐵等縱向通道,以及滬昆高鐵、滬漢蓉高鐵等橫向通道,連通京津冀、長江中游、北部灣、滇中、成渝等城市群,并可通過沿海鐵路杭深段聯系海西經濟區及長三角城市群。目前廣深港客專深圳至香港段工程實現貫通,計劃2018年正式通車運營,屆時香港可通過廣深港客專與全國高鐵網進行連通。
國家級陸路交通關鍵基本建成。深圳是《全國公路主關鍵布局規劃》中確立的45個公路主關鍵城市之一,也是《國家公路運輸關鍵布局規劃》中深莞組合關鍵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圳的公路客貨關鍵形成了“七橫十三縱”的高快速路網體系,沿江高速、博深高速、鹽排高速公路、鹽壩高速、龍大高速和南光高速等一批高快速路相繼建成,外環高速、坪鹽通道、坂銀通道、深圳東部過境高速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開工。
物流功能節點布局不中斷優化。深圳共有五大物流園區,分別為服務港口的鹽田港后方陸域物流園區,服務于機場的航空物流園區,服務于口岸的龍華物流園區,服務于鐵路貨運的平湖物流園區,以及服務于城市配送的筍崗凈水河物流園區。深圳目前具有26處傳統貨運場站(貨運交易市場),主要分布在筍崗凈水河、丹竹頭、民治、西鄉等地區,承擔區域干線運輸的零擔貨運職能。
4
城市配送車輛通行治理安全有序
截至2017年底,我市道路貨運業戶15452家(其中名下有營運狀態車輛的業戶11134家),共有貨運車輛174925輛。其中:危險貨物運輸業戶75家,車輛1798輛;集裝箱運輸業戶3729家,車輛77626輛(牽引車頭41455輛,鐵路運輸 上海空運,掛車36171輛);泥頭車運輸業戶209家,車輛10883輛;重型罐式運輸業戶206家,車輛2521輛;普通貨物運輸業戶(含大型物件、冷躲保鮮)6915家,車輛82097輛。
根據《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關于限制貨車行駛路線和區域的通告》(深公交(通)〔2017〕13號),我市對貨車限行實行分類治理,一類是大貨車(指重型或中型貨車,黃牌),一類是小貨車(指輕型或微型貨車,藍牌),進進限行區域的車輛需辦理臨時通行證。目前,我市為推廣新能源物流車,對新能源物流車實行通行優惠。一是純電動輕、微型貨車(包含輕型廂式貨車和輕型封閉式貨車),除周一至周五7時30分至21時禁止通行深南大道(深南/沿河立交至香梅路段)外,答應在深圳市其余道路行駛;二是車身長度不超過6米的純電動重、中型貨車,答應在部分限制普通大型貨車通行的路段和時間通行;三是車身長度超過6米的純電動重、中型貨車,限行的時間和路段與普通重、中型貨車限行范圍相同。
相關鏈接
深圳主要物流園區
深圳主要物流園區包括:機場物流園、龍華物流園、平湖物流園、鹽田物流園和筍崗—凈水河物流園,規劃用地面積共22.88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達1154萬平方米,對深圳物流業發展發揮了集聚和輻射作用。
機場物流園。機場物流園是由深圳機場有限公司獨資投資建設和運營治理,總規劃占地面積116萬平方米,位于深圳寶安機場內和鄰近機場的中華商貿城。建園以來已完成投資人民幣8億元,建成包括國際貨站、國內貨站、國際貨運村等主要基礎設施。園區目前倉庫出租率已達100%,已引進各類物流企業163家,包括美國聯邦快遞、新加坡葉水福等一批國際著名物流企業。
龍華物流園。龍華物流園區由深圳市深國際華南物流有限公司獨立開發和經營,運作模式是提供物流平臺服務和配套服務。龍華物流園區位于梅觀高速公路梅林出發點處,占地67萬平方米,目前已建面積65萬平方米。園區計劃總投資9.3億元。園區內重點物流項目1個,重點發展集裝箱貨運接駁、中轉、堆存、拆拼箱、貨代等業務。
鹽田港保稅物流園。鹽田港保稅物流園區在原鹽田港保稅區的基礎上升級而成,2005年12月30日封關運作。園區面積0.96平方公里,空運報價 海運價格,其中南片區0.17平方公里,北片區0.79平方公里。保稅物流園區利用“區港聯動”上風,重點發展國際倉儲物流,國際采購、分銷與配送,國際中轉和轉口貿易,不得開展貿易零售、加工制造、翻新、拆解等業務。現保稅物流園區倉儲物流企業共計13家,包括鹽田港物流、保開倉、嘉里物流、中海、新興等,倉儲面積總計76萬平方米,其中鹽田港團體全資或參股其中6家,面積達38萬平方米,占總倉儲面積50%。
筍崗—凈水河物流園。筍崗-凈水河物流園區由羅湖區政府作為開發建設主體,下設園區辦公室負責園區開發建設的協調及招商引資工作。總規劃用地面積4.738平方公里,功能定位城市配送、物流總部基地。
平湖物流園。規劃控制范圍14.75平方公里,經過多年的經濟發展,實際可供用于物流發展、物流項目招商的土地約6平方公里,地塊分布較為分散,形成了開放式、分期分塊發展的園區發展狀態與空間布局。園區定位為供給鏈總部基地、綜合商貿物流中心、多式聯運關鍵中心、民生保障物流園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千航國際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