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在深圳西部港區,來自深圳新峰龍公司的一批便攜式音響,在蛇口前海保稅港區內完成散裝貨物拼箱,隨即直接在蛇口港裝船運往南非等非洲國家。
與此同時,在惠州市大亞灣的國際碼頭,來自敏華公司的10多柜沙發,在惠州港完成交箱和海關出口驗放手續后,通過專線駁船駛往深圳鹽田港,將直接搭乘靠泊鹽田港的各干線航班,輸往歐美市場。
圖為繁忙的東部港區鹽田國際港區。(資料圖片)
往年10月以來,深圳海關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心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利好疊加上風,在推動灣區要素高效便捷活動關鍵節點發力,以深圳蛇口港、鹽田港兩大港口為基點,創新海關監管模式,買通海上物流通道,實現東西部港口“兩翼齊飛”。在西部港區蛇口推出基于MCC(Multi-Country Consolidation,多國集拼)前海的“粵港澳大灣區新物流模式”,港區貨物通過海上、空中直達全球,極大提升西部港區國際競爭力。在東部港區,深圳海關推動以鹽田港為關鍵、惠州港為支線的“惠鹽組合港”,有力支持鹽田港、惠州港統籌利用碼頭資源,買通了深圳東部海上物流大通道。
深圳海關關長陳小穎表示,深圳的東西兩翼海上物流通道并駕齊驅、雙向輻射,有力增強了深圳核心引擎功能,在進一步提升深圳港“國際貿易主通道”功能的同時,為深圳強化“航運關鍵”、促進“產業集聚和升級”騰出更多空間,千航貨運 空運價格,也有力深化了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實施,對深進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形成示范效應。
西部港口:MCC前海提升港口國際競爭力
一直以來,深圳港與新加坡、迪拜等“一帶一路”沿線國際大港相比,拆拼箱等中轉集拼能力相對較弱,對港口國際競爭力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約。深圳海關推進建設“海運國際中轉分撥集拼中心”,在前海灣保稅港區監管倉庫內,對進口貨物、中轉貨物、區內出口貨物進行分撥、集拼、轉運等業務,打造MCC前海模式。
該模式下,企業可在前海實現全球攬貨、中轉分撥、進出口集拼等一站式業務。一方面企業可依托西部港區每周160班次海運集裝箱航線,將全球各地進口、中轉貨物運抵前海灣保稅港區,在區內按照貨物流向進行分撥和重新拼箱。同時,園區待出口的國內貨物可以與國際中轉貨物按流向完成拼箱,使得貿易運作更加靈活。
為推動前海國際貨物集散地建設,深圳海關在前海建設“離港空運服務中心”,實施“跨境一鎖”“全球中心倉”等政策,搭建航空貨運一體化服務平臺,便利企業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完成集貨、分撥、分流、打板、運輸等服務,支持航空貨物在前海灣保稅港區與香港、深圳、廣州機場等航空關鍵的便捷流通,節約貨物在港二次倉儲、理貨、打板的時間和資金本錢。
目前,深圳海關正逐步推動形成以前海為中心的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攬貨—前海集聚—機場直飛”進出口貿易生態圈,為企業節省物流本錢約30%,物流時間更為可控。自往年該項目實施以來,累計完成貨物10516噸,貨值72億元。
招商局保稅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曄表示,海關MCC前海模式的推出,極大增強了蛇口港區綜合服務能力,既吸引東盟等地區的增量貨源,又為企業節約海運中轉和出口的物流本錢。截至目前,該公司共完成近10萬標箱分撥集拼業務,貨值400億元。按每標箱節省1000元運輸本錢計算,一年來共為企業節省本錢近億元。
東部港區:“惠鹽組合港”成為粵東發展“新引擎”
10月22日,深圳市與惠州市共同推進的“組合港”項目在鹽田港舉行了開通儀式,深圳鹽田港與惠州港兩個港口正式形成組合港。粗略測算,每年將有500萬噸貨物用“惠鹽組合港”方式進出境,為企業降低本錢總和在1億元以上。
圖為繁忙的東部港區鹽田國際港區。(資料圖片)
開通當天,由惠州敏華家具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102個標準箱的沙發產品,從惠州港使用專線駁船運輸到鹽田港后裝船,運往歐美等地。
據悉,深圳海關創新監管方式,打造以鹽田港為關鍵、惠州港為支線的“組合港”模式,將鹽田港的“閘口”延伸至惠州港,兩港之間以專線駁船運輸,企業將貨物交螺螄粉到惠州港視同交到鹽田港,可以直接在惠州港辦理海關通關手續。實現了海關監管資源的有效互補,“升級”企業通關服務體驗。
據海關測算,初步推廣階段每年約會有50萬標箱通過“惠鹽組合”方式進出口,貨源輻射至惠州、潮汕地區,均勻每個標箱運輸本錢將減少300-500元。此外,鹽田港進出口貨物的查驗壓力將明顯減少,千航貨運 空運價格,從鹽田港申報的貨物通關效率也將有所進步。“組合港”每艘駁船能減少60到110臺拖車,預計每年能為港口疏通25萬車次貨柜車輛,有效疏通港區后方公路運輸壓力,減少鹽田港后方陸域長期困擾居民的貨柜車噪音擾民和環境污染題目。
陳小穎表示,“惠鹽組合港”是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持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地方政府、市場主體和海關多方合作共贏的一個典范,將開釋“通關提效、物流降費、生態環保”等諸多經濟社會效益紅利。
立體物流:海陸空多渠道更便捷
10月28日,由中新國際報關的一批日用品,通過海關跨境電商出口同一版系統申報出口,經蛇口海關放行后,于當日從深圳灣口岸出境發往德國。
圖為鹽田國際港區一角。(資料圖片)
深圳市美邦運通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湯玲麗告訴記者,對于需要“越日投遞”的跨境出口包裹,通過“前海離港空運服務中心”,可以在園區提前完成一系列空運服務,直達廣深港三地貨運登機口直飛全球,全流程均勻節省6-8小時。
得益于海關的系列改革,深圳企業的物流選擇更加靈活。對于速度要求高的,可以選擇空運,在前海實現“遠程登機”;輸港商品可以選擇陸運方式,通過跨境快速通關模式,20分鐘即可從倉庫到達口岸離境;西部港區則為電商包裹提供全天候的海運口岸服務,160多條航線可往往全球各大港口,時效要求不高的包裹可以選擇本錢更低的海運方式。
依托深圳海關推出的粵港澳大灣區“新物流”模式,前海跨境電商實現“螺螄粉保稅進口、保稅出口和一般出口”業務全覆蓋,“海、陸、空”三位一體全物流的全路徑立體式發展,電商進出口多種貿易方式在園區內一站式完成。項目落地后便迅速放量,截至9月,跨境鐵路 國際物流,前海灣保稅港區共監管跨境電商出口車輛1.4萬車次,包裹達3929萬個,貨值25.3億多元。
陳小穎表示,下一步深圳海關將深進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圍繞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要求,解放思想,大膽探索,不中斷深化改革、優化服務,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中爭當先鋒、勇當尖兵。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千航國際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