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撥開“疫云”看經濟從PMI看中國經濟與物流線上分享會順利召開
2020年4月3日,由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及中物聯聰明物流分會共同舉辦的“撥開“疫云”看經濟從PMI看中國經濟與物流線上分享會”順利召開。本次分享會由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劉宇航主持,并邀請了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中國物流信息中心黨委書記、主任何輝及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總經濟師陳中濤分別作了主題發言。眾所周知,PMI是國際通行的宏觀經濟監測指標之一,對宏觀經濟有猜測預警作用。在每月調查問卷中,采購經理填報企業本月新訂單、生產、從業職員等生產經營情況與上月相比變化情況的定性感受,如“增加、持平、減少”等,據此形成的一項量化指數就是PMI。PMI指數能夠反映經濟的變化趨勢,是重要的經濟社會運行指標數據。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黨委書記、主任何輝在發言中首先圍繞物流景氣指數體系、指數的調查與發布、頻度、調查范圍以及物流景氣指數跟實體經濟活動的有關指標的關聯情況等方面對近日調查發布的物流景氣指數的有關情況作了具體的先容。他指出“?3月份,隨著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系列政策措施的實施,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明顯向好,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進程不中斷加快,市場需求連連開釋,物流業景氣指數有了大幅回升,物流業務千航國際量、庫存周轉次數、設備利用、固定資產投資、從業職員、資金周轉、企業效益、業務活動預期等都有了明顯好轉。從地區看,東部、中部、西部物流活動都有好轉,東部地區回升更快。從行業看,物流各細分行業景氣狀況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轉。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小微物流企業復工復產進程都在加快,但大中型企業由于實力更加雄厚,抗壓能力強,復工復產進程更快。值得關注的是物流行業運營本錢上升更為突出,經營困難加大,迫切需要有效政策扶持。業務總量指數回升,需求恢復性增長。3月份,業務總量指數為51.5%,比上月回升25.3個百分點,反映出物流行業有序推進物流企業復工復產,運輸防疫相關物資和民生保障需求回升。設備利用率指數回升,物流設備利用率提升。3月份,設備利用率指數為51.2%,比上月回升12.1個百分點,反映出需求回熱,物流企業產能回升,相關物流設備設施利用率明顯提升。從業職員指數回升,但員工返崗率較低。3月份,從業職員指數為50.2%,比上月回升20.1個百分點。大中型物流企業從業職員返崗率恢復速度較快,但小微型物流企業抗壓性較弱,返崗率較低。從后期走勢看,新訂單指數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均有明顯回升,尤其是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回升至58.1%,反映出企業對未來預期較為樂觀,物流活動回升進一步看好。”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總經濟師陳中濤針對3月份PMI的基本情況做了深度解析。他表示“三月份PMI表現很亮眼,各項指數普遍回升,并且回升的幅度還比較大。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制造業PMI指數,三月份是52%,較上月上升了16.3個百分點。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是52.3%,上升了22.7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是53%,上升了24點一個百分點。從各個分項指數來看,也是普遍回升的。回升的幅度多在兩位數。這種回升究竟應該怎么看?如何做解讀?怎樣來評價?最近我們這里接到了很多這樣的咨詢電話,我們以為背后首先反映出的一個信息是3月份復工復產在加快,經濟恢復在加快,總體在向好發展,這一點是毋庸置千航國際疑的。三月份的經濟形勢從總體上來呈現四個好于,一是生產端會恢復好于需求感。從制造業PMI來看,海運報價 國際快遞,生產指數上升最為明顯,較上月上升了26.3個百分點,達到了54.1%。采購也有明顯增加。二是新興產業恢復好于傳統產業。首先從制造業品牌來看,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采集,從品牌來看是為疫情沖擊較小,恢復較快,質量水平3月份回升到55%左右,高于制造業整體三個百分點左右,與之形成對比,傳統的基礎原材料行業,固然回升,但仍然還是處在低位,空運報價 海運價格,是49.9%,還在50%以下。三是大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恢復好于中小型企業,制造業、大型企業、PMI3月份是百分之52.6分,千航國際,較上月上升16.3個百分點。中小型企業PMI固然也有明顯上升,但指數水平明顯大型企業。四是從需求來看,國內需求恢復好于國外需求。從制造業品牌來看,總體形成難指數,但重點但是從這里面來看,只有百分之46.4,較上月上升,這兩個指數在多家對比就能看得到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回升幅度小,這說明國內需求恢復好于國外需求。”
最后,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做了總結性發言。他指出“3月份的PMI指數回升的還是不錯,未來有新的進展把握兩點方面,一是把握需求,需求核心的核心,實際需求、有效需求,本次疫情對實體經濟的沖擊是比較大,這有別于以往的金融危機和次貸危機,金融危機和次貸危機是從活動性方面帶來了實體性題目,只要解決活動性不夠的題目就可以從金融帶動實體經濟。而這次的影響是直接沖擊實體經濟,而不是僅僅金融,疫情限制了生產和需求。復工復產需要關注需求的恢復來作為支持。3月份訂單指數總體回升比較好,訂單數目是近多個月來最高的,說明需求恢復可期。二是把握產業鏈和供給鏈,復工復產需要關注全產業鏈和整體性,不僅僅是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的生產流通情況。我們應該留意到3月份21個行業指數都是一個恢復的趨勢,反映出整體性較好。另外我們也需要關注一下幾點,一是疫情不確定性,二是外貿依存度目前只有三成,新訂單走勢不好對總盤會產生有下拉的影響,三是復工不牢固,小企業是經濟活力最關鍵的部分,小企業訂單回落說明經濟恢復不具備全面性、普遍性和持續性。而國際社會的應對對策是普遍出臺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避免出現下滑慣性,穩定經濟。疫情的階段性特征,不可能是一直上升的趨勢。應進一步將產業上風轉化成供給鏈上風。企業應主動改變調整而不能被動接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千航國際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