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零時,隨著第一輛小客車駛出武漢西高速路口,武漢正式解除離漢通道管控,有序恢復鐵路、民航、水運、公路運行。
1000多公里外的佛山禪城南莊,這個節點引起了正博物流公司負責人祝志偉的高度關注。事實上,隨著疫情的好轉,他從3月底開始就已重啟了“佛山—湖北”貨運專線。
隨著像正博物流那樣經營“佛山—湖北”貨運專線的物流公司有序恢復營運,該企業所在的全省最大的單體物流園區——占地近千畝的廣東易運物流基地也迎來全面復蘇:基地內600多家企業已基本復工,上千條貨運專線恢復。
貨通天下,物流業是佛山制造業對外輸生產品的主要動脈,也是實體經濟恢復正常經營的重要保障。盡管受下游企業訂單不足的影響,物流行業短期內難以恢復到以往水平,但無論是園區還是企業,都對這座制造業大市的復蘇遠景布滿信心。
●南方日報記者 羅湛賢
各方協力物流基地順利復工
如今的易運物流基地,忙碌的場景又開始出現,而就在1個多月前,這個偌大的園區還處于暫停的狀態,呈現出一片寂靜。
1月27日年初三,疫情發生后,易運物流迅速響應,成立易運物流基地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制訂了《易運物流基地防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應急預案》《易運物流基地防疫情應急責任機制》。
在此期間,易運物流落實防控疫情主體責任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應急措施,如認真做好員工登記和排查工作;封閉次要進出口,在主要進出口設立防控疫情檢測點,對來往職員和值班職員檢測體溫,并登記;認真做好物流基地內的消毒,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工作。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逐步好轉,全社會的重心從防疫轉向防疫復工兩手抓。作為佛山實體經濟恢復經營的重要保障,基地在有效防止疫情擴散蔓延的同時,加快物流企業復工復產,切實做好“四個到位”、“八個一”措施,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為物流園商戶的復工復產作預備。
疫情防控的前期,得知企業的防疫物資較為緊張,禪城區、南莊鎮兩級政府贈予了一批口罩,而易運物流也通過各種渠道緊急采購了口罩、額溫槍、消毒水等,并及時向一線值班職員發放。
易運物流基地的復工復產也獲得了屬地村委會的大力支持。“物流基地若不及時復工復產,將對原材料輸進和產品輸出造成影響。”紫南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潘柱升說。為此,紫南村天天派出30名工作職員和黨員志愿者,幫助基地做好防控,解決實在際困難。
在各方協力之下,易運物流基地終于按照政府的同一步伐,在2月10日順利復工。
開往湖北的貨運專線重啟了
千航國際現在,正博物流天天只有1趟到湖北的貨運業務車。固然和正常時期的業務量相比要慘淡得多,但對祝志偉而言,生意的恢復也是新希看的開始。
在易運物流基地,從事“佛山—湖北”專線的物流公司有8家。正博物流是其中的佼佼者。祝志偉的父親很早就來到佛山從事物流運輸,后來又把兒子、兒媳帶進行,一家四口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了10多年,在“佛山—湖北”物流專線上積累了不少業務。
“我們的落貨點主要在武漢、荊州、宜昌,所以這次疫情我們首當其沖。”春節前,祝志偉的父親提前回到老家湖北孝感。疫情發生后,祝志偉和妻子留在了佛山,而父親則滯留家鄉。
祝志偉告訴記者,春節期間,空運報價 海運價格,由于自己湖北人的身份,他沒敢到處亂跑。“年初九我回公司一趟,預備收拾東西時,基地還處于封閉狀態。”
2月20日以后,隨著疫情形勢得到有效控制,易運物流基地內陸續有序復工,通往江浙、江西等地的陸路運輸線路也逐步恢復,此時祝志偉固然復工心切,但仍然只能等待。
進進3月,從“暫停”到“重啟”,湖北有序復工復產步伐逐步加快。作為武漢第一批復工復產的行業,武漢的物流也開始逐步恢復。
此時,看到了轉機的祝志偉,選擇了3月20日(春分)的好日子正式開工。復工4天后,正博物流迎來了第一單生意——運載近30噸成人紙尿片送往武漢。“由于我們這邊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車和人,海運費,所以選擇和別人合作,我們把貨送到了間隔武漢100多公里外的黃石市,合作方由于沒有經驗,卸貨時也手忙腳亂。”
盡管如此,但在疫情之下,成功送出今年發往湖北的第一批貨還是有著特殊意義。此后,正博物流陸續收到了送貨到湖北的運單。
在有序恢復經營的同時,祝志偉對疫情防控絲盡不敢放松。尤其最近武漢頻頻出現無癥狀感染者,這讓祝志偉更加關注貨車司機們的身體狀態。“我們會叮囑司機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送貨時留在車上盡量避免與當地人接觸,回來還要做好體溫檢測、登記和消毒。”
“只要客戶還在,就會扳回來”
隨著正博物流這樣受疫情影響最大的“佛山—湖北”專線的物流公司逐漸恢復經營,易運物流基地也基本實現全面復工。
作為佛山最大的物流園區,易運物流基地進駐企業600多家,經營專線1000多條,覆蓋全中國3000多個城市和鄉鎮,年貨運吞吐量超過1000萬噸,為廣東省內最大的單體物流園,高峰時這里天天車流量過萬次,人流量達1萬—2萬人次。
背靠佛山這座制造業大市,地處“中國建陶第一鎮”南莊,易運物流基地主要服務陶瓷、建材、燈飾、家具等泛家居產業,幫助當地產業將貨物運送到全國各地。
復工后,由于前期積存了大量物流訂單,基地業務量逆勢同比增長10%,但僅僅過了半個月后,又由于下游制造業復工不足物流量出現大幅回落。“究竟很多下游陶瓷工廠還沒完全復蘇,建材家居等終端消費需求也尚未恢復。”易運物流基地相關負責人表示。
祝志偉對此深有體會。“佛山—湖北”的線路在往年最高峰期,公司2天最多可以走5趟車,但今年復工后只能委曲天天走一趟車,而且貨量也比往年減少。
即使是非湖北的線路,經營狀況也和預想有所差別。軒轅物流公司一直從事“佛山—江西”運輸專線。“往年同期一個月能走40趟貨車,今年開工以來只走了30趟車。”公司負責人朱風舞說,今年以來公司營業額同比往年下降了30%。
此外,疫情期間,全國收費高速公路免收車輛通行費,有利于降低物流運輸本錢。在物流企業看來,節省的用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企業運營負擔,但降低本錢單靠免費通行遠遠不夠。
朱風舞告訴記者,物流企業固定支出大頭在租金和職員的用度,再加上整個下游廠商受環境影響,運單價普遍比往年下調了20%—30%,貨物量也減少。
盡管眼下艱難,但朱風舞對未來還是滿懷信心。“只要客戶還在,中國人口內需還在,我總感覺經濟會恢復,要扳回來的。”朱風舞說,復工以來,他已經陸續接到新明珠、新中源等多家佛山大型陶企的業務。
而作為基地的運營方,易運物流也利用疫情休整恢復期間,對整個園區的路網等基礎設施進行了提升,讓進駐的物流企業更堅定信心。同時對于經營有困難的企業,答應適當延期繳納租金,以幫助其共渡難關。
易運物流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基地內物流業務情況正在一天天好轉,目前已達到往年同期70%—80%的水平。“我們加快佛山運往全國各地的貨物流通,千航國際,及全國貨物運往佛山的速度,為佛山的制造業、服務業等其他行業的全面復工提供充足的運力保障。”
■相關
佛山首個一級蔬菜批發市場落戶禪城
打造珠江西岸農產品交易關鍵
就在易運物流基地平穩有序地恢復之時,在5公里外的南莊鎮吉祥村,易運斥資2.2億元打造的農產品交易中心也趕在清明節前正式開業。
這是佛山首個一級蔬菜批發市場。在此之前,廣東只有2個一級蔬菜批發市場,分別在廣州和東莞。而易運農產品交易中心的崛起主要輻射佛山、江門、肇慶等廣東南部、西部地區,填補了珠江西岸一級蔬菜批發市場的空缺。
“選擇在此布局主要看中這里的區位上風。”易運農產品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先容,中心靠近廣東中南部、西部等大型蔬菜消費市場,且緊鄰佛山一環,廣臺高速、沈海高速等省道貫串其中,1小時可到達珠三角各地,交通方便。
從規模上看,易運農產品交易中心也頗具上風,一期占地面積達230畝,設有14個跨度達250米的專業大棚,大型展位460個,前期招商進駐率超125%。目前設直銷區、代銷區、冬瓜區、玉米區、番薯區、蓮藕區、香料區、精品區、干貨區及擺賣區,還配備大型中心冷庫、靜態及動態地磅、大型停車場、充電樁等設施。
其中玉米區、番薯區集合了華南地區最具實力的批發商和經銷大戶,擁有最大規模的產地貨源,采購商遍及江門、肇慶、湛江、云浮、東莞、惠州、河源、賀州、梧州等省內外城市,銷售半徑達350—500公里。
“現在一天實際交易量1200—1500噸,接下來的2個月,隨著本地玉米陸續上市,中心日交易量將增加至2000噸。”上述負責人表示。
易運農產品交易中心開業期間,運營方推出一系列措施,以保障市場各類蔬菜的供給,穩定物價。
易運農產品交易中心負責人先容,中心將分別對下游采購商、上游供貨商等以貨量進行現金補貼,以穩定物價,為供貨商、經營戶、采購商免除多項用度,如免收經營戶租金、免停車費、過磅費等。同時不中斷敦促經營戶保障貨源充足、配送及時,確保市場供給,規范經營戶自覺遵遵法律法規,做好明碼標價工作。
由于終端消費尚未完全恢復,目前農產品交易中心的日交易量并未達到預想的水平。中心負責人先容,按照規劃,交易中心可收留納進場采購的大貨車達2000臺,目前只達到一半。
不過,從開業至今商戶進駐的反應,易運公司對農產品交易中心的發展遠景還是滿懷信心。“相信假以時日,我們有能力也有條件可以實現1萬噸以上的日交易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千航國際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