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工信部、國家郵政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

?新聞 ????|???? ?2020-04-20 16:06

導讀:國家郵政局、產業和信息化部日前聯合印發《關于促進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千航國際提出,到2025年,快遞業服務制造業范圍持續拓展,深度融進汽車、消費品、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制造領域,形成覆蓋相關制造業采購、生產、銷售和售后等環節的供給鏈服務能力,培育出倉配一體化、進廠物流、國際供給鏈、海外協同等融合發展的成熟模式,培育出100個深度融合典型項目和20個深度融合發展先行區。快遞業服務相關制造業的能力和水平明顯提升,相關制造業供給鏈組織效率、市場競爭力明顯提升,實現互利共贏、相融相長、耦合共生。

關于促進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

國郵發〔2020〕14號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快遞業發展的重要需求基礎。快遞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制造業發展提供重要服務保障。促進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對推動制造業提質增效和快遞業轉型升級、建設制造強國和郵政強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幾年,在國家郵政局、產業和信息化部的推動下,快遞業服務制造業涌現出一批典型案例,形成了若干有效模式。但快遞業服務制造業仍處在起步階段,存在規模效益不明顯、融合發展不深進、服務能力不適應和配套支持政策不到位等題目。為深進貫徹落實中心關于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重大決策部署,促進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制造業優化升級;推動快遞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服務能力,健全產品體系,應用新技術新模式,創新發展供給鏈;推動制造業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聚焦制造主業,打造核心競爭力,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采購、協同制造、協同物流;深化產業合作,完善工作機制,構建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快遞物流服務體系,形成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式,做優做大供給鏈服務,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快遞業服務制造業范圍持續拓展,深度融進汽車、消費品、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制造領域,形成覆蓋相關制造業采購、生產、銷售和售后等環節的供給鏈服務能力,培育出倉配一體化、進廠物流、國際供給鏈、海外協同等融合發展的成熟模式,培育出100個深度融合典型項目和20個深度融合發展先行區。快遞業服務相關制造業的能力和水平明顯提升,相關制造業供給鏈組織效率、市場競爭力明顯提升,實現互利共贏、相融相長、耦合共生。

二、重點任務

(一)深化產業合作。鼓勵制造企業專注于設計、研發和生產等核心環節,優化業務流程,整合外包采購、生產、銷售和售后等環節的快遞物流需求,引導有實力的快遞企業(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空運報價 海運價格,下同)有效承接并提供集約化、專業化的服務。支持制造企業與快遞企業簽訂中長期合同,建立互利共贏、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引導快遞企業主動與制造企業對接,共同設計制造企業供給鏈流程,打造個性化、定制化供給鏈治理解決方案。支持制造企業與快遞企業整合資源,成立合資公司,發揮各自上風,發展面向同一制造業領域的供給鏈服務。鼓勵制造企業與快遞企業加強資源共享,盤活閑置的土地廠房、倉儲物流設施和運輸能力。

(二)協同產業布局。支持各地結合實際做好快遞業與制造業規劃布局銜接,重點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推進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引導快遞企業在產業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等制造業集聚區,建設集約共享、智能高效的快遞物流基礎設施,提供專業化快遞物流服務。鼓勵各地在規劃建設制造業產業園區時,引進快遞企業設計建設倉儲物流設施,打造供給鏈物流信息平臺。支持快遞企業建設輻射國內外的航空快遞貨運關鍵,吸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高端制造業集聚發展,打造臨空經濟區。

(三)提升服務能力。鼓勵快遞企業與制造企業開展合作,培育一體化供給鏈服務能力,加快向綜合快遞物流運營商轉型。引導快遞企業與相關制造業領域物流服務商開展合資合作,打造分領域、專業化的綜合供給鏈服務能力。鼓勵快遞企業深進了解制造企業物流運行特點,承接更多的快遞物流外包服務,提升生產效率和合作粘性。支持快遞企業聯合制造企業研發供給鏈一體化運營系統,加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升級改造傳統倉儲和作業處理設施,推進裝備設施自動化、智能化建設。鼓勵快遞企業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優化供給鏈物流路徑,為制造企業提供客戶畫像和大數據分析等服務。

(四)豐富服務產品。支持快遞企業適應制造企業需求,提供進廠物流、線邊物流、逆向物流和倉配一體化、訂單配送等快遞物流服務,發展供給鏈金融和供給鏈治理咨詢服務。引導快遞企業參與制造企業供給鏈協同平臺建設,形成內嵌式、標準化的協同作業模式和流程,加快實現需求、庫存和物流信息的實時共享,進步服務響應速度和資源利用效率,提供專業化、精細化的供給鏈服務產品。支持快遞企業依托廣覆蓋的網絡上風承載產品逆向物流,承接制造企業配件庫存治理、維修中心和呼喚中心等售后服務環節。

(五)打造聰明物流。加快推動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和物聯網與制造業供給鏈的深度融合,提升基礎設施、裝備和作業系統的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支持制造企業聯合快遞企業研發智能立體倉庫、智能物流機器人、自動化分揀設備、自動化包裝設備、無人駕駛車輛和冷鏈快遞等技術裝備,加快推進制造業物流技術裝備聰明化。鼓勵通訊企業、電子信息制造企業與快遞企業合作,加快5G技術在快遞業的推廣應用,豐富5G物流應用場景,推動物流全環節信息互聯互通。支持快遞企業加速推廣應用物聯傳感追溯、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圖像識別等智能信息系統,促進物流全鏈條可視化、透明化和可追溯。

(六)發展綠色物流。支持制造企業、快遞企業逐步淘汰重金屬和特定物質超標的包裝物料,生產、使用經綠色認證的郵件快件包裝產品。鼓勵制造企業加強低本錢、無污染、可降解、可循環利用的環保包裝材料研發,形成一批綠色包裝材料產業園。引導快遞企業實施綠色采購,使用符合環保標準的包裝或再生包裝。鼓勵快遞企業聯合制造企業,共同設計應用零部件收留器、產成品包裝,優化包裝結構,節約包裝物料。支持快遞企業、制造企業加快推廣應用標準化托盤,積極參與綠色包裝標準體系和社會包裝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鼓勵快遞企業加快推廣甩掛運輸和多式聯運等先進運輸組織模式,淘汰更新老舊車輛,進步新能源車輛使用比例。

(七)實施海外協同。支持快遞企業與制造企業加強國際發展戰略對接,強化境外資源共享,伴隨出海、協同發展。引導快遞企業結合制造業國際發展需求,完善國際快遞航空運輸網絡,強化國際寄遞物流保障,支持制造業國際化生產、銷售和服務。鼓勵快遞企業聯合有實力的制造企業通過多種合作方式,整合利用海外國際貨代、清關通關和投遞網絡等資源,提升制造企業全鏈條供給鏈服務能力。引導快遞企業依托境外產業集聚區、經貿合作區、產業園區等建設分撥中心、集散節點,提升國際物流中轉能力。鼓勵制造企業在海外布局時,聯合快遞企業設計國際供給鏈物流網絡,共享境外倉儲網絡和通關資源。

(八)推動重點突破。在醫藥行業,加快區塊鏈、射頻識別(RFID)、冷鏈空調、冷躲車輛、溫濕度傳感器等技術裝備研發和應用,鼓勵快遞企業依法取得醫藥倉儲和醫藥流通資質,加速構建覆蓋全國的全流程、可追溯、高時效的冷鏈醫藥物流網絡。在汽車行業,支持快遞企業通過治理庫存、循環取貨、共享倉配中心等方式增強專業進廠物流全環節服務能力,逐步擴展預組裝服務范圍,探索上下游延伸服務。在消費品行業,鼓勵快遞企業在電商銷售和產品制造集聚區,建設集約化倉儲分撥處理設施,提供高效的倉配一體化服務,通過消費數據為制造企業產品設計和銷售提供支撐。

三、政策措施

(一)完善工作機制。國家郵政局與產業和信息化部加強工作溝通,定期召開會議,協調解決題目,加強對地方指導,協同推進工作。各地郵政治理部分與產業和信息化主管部分,建立工作機制,結合本地發展實際,出臺具體任務措施和工作方案,跟蹤了解動態,加強對企業指導服務,并于每年1月底前報上一年度工作進展情況。

(二)強化政策支持。支持將快遞企業服務制造業項目,納進產業和信息化領域有關專項資金扶持范圍。支持各地利用現有資金渠道設立促進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專項。研究制定符合快遞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特點的統計指標,加強部分間數據共享。支持制造企業聯合快遞企業,申報國家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認定以及國家科技獎勵。

(三)加強示范推廣。鼓勵各地在制造業集聚區,分領域建設一批促進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先行區;在全國遴選一批方向領先、成效明顯的融合發展典型項目;總結推廣在降低物流本錢、促進快遞業與制造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經驗做法。中國郵政快遞報、人民郵電報等行業媒體要注重挖掘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案例,聯合中心媒體單位加強宣傳報道。國家郵政局、產業和信息化部將遴選案例匯編成冊,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四)強化交流對接。鼓勵快遞協會成立專門機構,吸引制造企業加進,促進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支持快遞協會與制造業相關協會,分領域舉辦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論壇,分享典型經驗做法,促進項目對接和業務合作。鼓勵快遞企業與制造企業、研究機構成立專業同盟,開展快遞物流裝備制造、供給鏈物流等領域專業研究,加強經驗交流,共享科研成果,協助推進快遞業與制造業融合相關標準制定,編制深度融合發展情況白皮書。

(五)完善標準體系。國家郵政局、產業和信息化部支持制定促進快遞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相關行業和地方標準。鼓勵快遞企業與制造企業,結合實際項目經驗,研究制定服務流程、項目治理、專業用具、產品規格、信息對接等方面的企業標準。支持行業協會和有關同盟,積極推廣優秀企業標準,研究制定相關團體標準。

(六)加強人才培養。鼓勵高等學校、職業院校設置供給鏈治理相關專業課程,聯合快遞企業與制造企業加強供給鏈物流理論和實務研究,培養快遞供給鏈方向的專業人才。深化產教融合,大力推進校企合作,建立快遞供給鏈人才綜合培養和實訓基地。加強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方面的職業技能培訓。鼓勵快遞企業和制造企業聯合開展供給鏈人才培訓,培養既熟悉制造業流程,又把握快遞物流知識的復合型專業人才。支持將從事快遞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項目、工作業績突出的科技職員和高技能職員,優先納進郵政和工信行業科技英才、技術能手推進等相關計劃。鼓勵快遞企業、制造企業引進優秀的國際化供給鏈人才。

國家郵政局

產業和信息化部

2020年2月26日

《關于推進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解讀

國家郵政局 產業和信息化部

近期,國家郵政局、產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于推進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國郵發﹝2020﹞14號)(以下簡稱《意見》)。現就《意見》有關內收留解讀如下:

一、關于《意見》出臺的背景和意義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跨境鐵路 國際物流,是快遞業發展的重要需求基礎。快遞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制造業發展提供重要服務保障。2013年9月,國家郵政局、產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快遞服務制造業工作的指導意見》。近年來,在兩部分的推動下,郵政、快遞企業進進了食品、家居、汽車、醫藥、電子信息等制造企業物流環節,形成了訂單末端配送、倉配一體化、嵌進式電商、進廠物流等若干有效模式,降低了制造企業物流本錢,提升了生產、流通效率。2019年,新增快遞服務先進制造業項目675個,年支撐制造業產值超1萬億元。但是總的看,快遞業服務制造業仍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規模效益不明顯、融合發展不深進、服務能力不適應和配套支持政策不到位等題目。

黨的十九大提出“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標準進步水平”。2018年中心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2019年中心深改委第十次會議夸大“要深化業務關聯、鏈條延伸、技術滲透,探索新業態、新模式、新路徑,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相融相長、耦合共生”。

在深進調研、梳理題目,聽取制造、快遞企業和有關專家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國家郵政局、產業和信息化部制定了《意見》。推進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是深進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心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對推動制造業提質增效和快遞業轉型升級、建設制造強國和郵政強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關于《意見》提出的思路和目標

《意見》深進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實體經濟的重要論述和有關快遞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順應現代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趨勢,結合實際,提出今后一段時期促進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工作思路和階段性發展目標。

《意見》提出的工作思路是:推動快遞業提升服務能力,健全產品體系,創新發展供給鏈;推動制造業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打造核心競爭力,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采購、協同制造、協同物流;構建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快遞物流服務體系,形成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式,做優做大供給鏈服務,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意見》提出的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快遞業服務制造業深度融進汽車、消費品、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制造領域,形成覆蓋相關制造業的供給鏈服務能力,培育出倉配一體化、進廠物流、國際供給鏈、海外協同等融合發展的成熟模式,培育出100個深度融合典型項目和20個深度融合發展先行區。快遞業服務相關制造業的能力和水平明顯提升,相關制造業供給鏈組織效率、市場競爭力明顯提升。

三、關于《意見》提出的重點任務

《意見》在深進調研基礎上,堅持題目導向,按照互利共贏、相融相長、耦合共生的思路,從方式、布局、能力、科技、綠色、協同和突破口等方面,提出了8項主要任務:

(一)深化產業合作。鼓勵制造企業專注于設計、研發和生產等核心環節,整合外包采購、生產、銷售和售后等環節的快遞物流需求,引導有實力的快遞企業有效承接。支持制造企業與快遞企業加強資源共享,盤活閑置的土地廠房、倉儲物流設施和運輸能力。

(二)協同產業布局。支持各地結合實際做好快遞業與制造業規劃布局銜接,重點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推進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支持快遞企業建設輻射國內外的航空快遞貨運關鍵,吸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高端制造業集聚發展,打造臨空經濟區。

(三)提升服務能力。鼓勵快遞企業與制造企業開展合作,培育一體化供給鏈服務能力,加快向綜合快遞物流運營商轉型。支持快遞企業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優化供給鏈物流路徑,為制造企業提供客戶畫像和大數據分析等服務。

(四)豐富服務產品。支持快遞企業適應制造企業需求,提供進廠物流、線邊物流、逆向物流和倉配一體化、訂單配送等快遞物流服務,發展供給鏈金融和供給鏈治理咨詢服務。引導快遞企業參與制造企業供給鏈協同平臺建設,加快實現需求、庫存和物流信息的實時共享,提供供給鏈服務產品。

(五)打造聰明物流。加快推動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和物聯網與制造業供給鏈的深度融合,提升基礎設施、裝備和作業系統的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支持制造企業聯合快遞企業研發智能立體倉庫、智能物流機器人、自動化包裝設備和冷鏈快遞等技術裝備。

(六)發展綠色物流。支持制造企業、快遞企業生產、使用經綠色認證的郵件快件包裝產品。鼓勵千航國際制造企業加強低本錢、無污染、可降解、可循環利用的環保包裝材料研發,培育形成一批綠色包裝材料產業園。鼓勵快遞企業加快推廣甩掛運輸和多式聯運等先進運輸組織模式,進步新能源車輛使用比例。

(七)實施海外協同。支持快遞企業與制造企業加強國際發展戰略對接,強化境外資源共享,伴隨出海、協同發展。引導快遞企業按照制造業國際發展需求,千航國際,完善國際快遞航空運輸網絡,強化國際寄遞物流保障,支持制造業國際化生產、銷售和服務。

(八)推動重點突破。在醫藥行業,鼓勵快遞企業加速構建覆蓋全國的全流程、可追溯、高時效的冷鏈醫藥物流網絡。在汽車行業,支持快遞企業增強專業進廠物流全環節服務能力。在消費品行業,鼓勵快遞企業提供高效的倉配一體化服務,通過消費數據為制造企業產品設計和銷售提供支撐。

四、關于《意見》的貫徹落實

為抓好重點任務落實,實現提出的發展目標,《意見》從機制、政策、示范、交流、標準和人才等方面,明確了6個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工作機制方面。《意見》提出,國家郵政局與產業和信息化部定期召開會議,協調解決題目,加強對地方指導。各地郵政治理部分與產業和信息化主管部分,建立工作機制,出臺具體任務措施和工作方案,并于每年1月底前報上一年度工作進展情況。

(二)政策支持方面。《意見》提出,支持將快遞企業服務制造業項目,納進產業和信息化領域有關專項資金扶持范圍。支持各地利用現有資金渠道設立促進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專項。研究制定符合快遞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特點的統計指標。支持制造企業聯合快遞企業,申報國家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認定以及國家科技獎勵。

(三)示范推廣方面。《意見》提出,鼓勵各地建設一批促進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先行區,在全國遴選一批方向領先、成效明顯的融合發展典型項目,總結推廣有關經驗做法。中國郵政快遞報、人民郵電報等行業媒體要注重挖掘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案例,聯合中心媒體單位加強宣傳報道。

(四)交流對接方面。《意見》提出,鼓勵快遞協會成立專門機構,吸引制造企業加進。支持快遞協會與制造業相關協會,分領域舉辦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論壇。鼓勵快遞企業與制造企業、研究機構成立專業同盟,協助推進快遞業與制造業融合相關標準制定。

(五)標準體系方面。《意見》提出,支持制定促進快遞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相關行業和地方標準。鼓勵快遞企業與制造企業,研究制定服務流程、項目治理、專業用具、產品規格、信息對接等方面的企業標準。支持行業協會和有關同盟,積極推廣優秀企業標準,研究制定相關團體標準。

(六)人才培養方面。《意見》提出,鼓勵高等院校設置專業課程,培養快遞供給鏈方向的專業人才。支持將從事快遞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項目、工作業績突出的科技職員和高技能職員,優先納進郵政和工信行業科技英才、技術能手推進等相關計劃。鼓勵引進優秀的國際化供給鏈人才。

五、關于下一步工作

為切實推動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國家郵政局、產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強協作、密切配合,強化統籌、突出重點,推動《意見》貫徹落實,下一步將著力推進以下工作:

一是細化任務分工。制定《關于促進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分工方案,細化分解任務,明確工作分工,形成工作協力,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能夠落到實處。

二是加強示范引領。實施“快遞進廠”工程,打造一批進廠物流、倉配一體化、訂單末端配送、區域性供給鏈服務、嵌進式電子商務等代表項目,鼓勵有條件地區建設促進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先行區。

三是指導地方落實。推動各地郵政治理部分、產業和信息化主管部分建立工作機制,結合本地發展實際,出臺具體任務措施和工作方案,完善配套支持政策,以點帶面、由易到難,一錘一錘釘釘子,一項一項抓落實,力求取得實效。

新聞附件:


國際物流 國際物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千航國際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詳情
廣州 南非 26 22 16 詳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在線咨詢-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