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上午,日本內閣批準通過《出口貿易治理令》修訂案,決定把韓國排除出獲得貿易便利的“白名單”,新版《治理令》21天后生效,預計于8月底實施。
此前一天,日本外相河野太郎與韓國外長康京和在東盟會議期間舉行的會談未取得進展,日本內閣本日決定也在外界意料之中。此舉將成為限制半導體材料出口之后,日本對韓國的最新出口限制措施。
據韓聯社1日報道,康京和表示,跨境鐵路 國際物流,若日本將韓國移出“白名單”,韓方也會采取相應的措施,“不得不重新考慮韓日安全合作體系”。
分析以為,這可被解釋為韓方有可能視事態進展考慮作廢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
近日,韓國首爾大學日本研究所研究部長南基正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以為,8月2日是日韓爭真個第二個節點,接下來,審查流程所需的90天是第三個期限,“這三個期限,也是日韓爭端可能出現轉折的節點。”
韓聯社報道稱,韓國外交部第一次官(副部長)趙世暎1日在向國會外交同一委員會匯報時表示,據猜測,因日本將韓國移出白名單而受到影響的品目少于1200種,若日本明天決定將韓國排除貿易白名單之外,產業通商資源部將隨后發布短期和中期應對方案。
日本東京國際大學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靜岡縣立大學附屬現代韓國朝鮮研究中心名譽所長伊豆見元研究員日前針對日韓摩擦對澎湃新聞表示,此前階段尚未進進經濟戰、貿易戰階段,但假如韓國沒有對日本進行讓步,日方進一步采取舉措,韓方進行反擊的話,那么日韓雙方就會正式進進貿易戰。
移出“白名單”,石油化學制品也將遭受打擊
自日本于7月初限制對韓國的半導體制造材料出口以來,日韓兩國關系急劇惡化,爭端也向更廣泛領域蔓延。
8月1日,在日本外相河野太郎與韓國外長康京和舉行的會談上,要求解決原被征勞工題目的日本和要求撤銷出口管制的韓國始終激烈交鋒。
韓方很快嗅到了日本決心已定。韓國外交部第一次官趙世暎1日坦言,日方或于2日上午10時許在內閣會議上決定將韓國移出出口“白名單”。日本共同社也很快報道稱,日本擬決定把韓國剔除出“白名單國家”。
共同社隨后評論稱,發端于歷史題目的日韓對立從貿易擴大到安保領域,對立有可能進一步加深。
報道進一步稱,假如韓國被剔除在“白名單國家”外,被以為有可能轉為軍用的產品出口必須獲得經濟產業省的許可。韓方以為僅次于半導千航國際體的主要產業石油化學制品和汽車也將遭受打擊,危機感增強。
《產經新聞》也報道稱,若日本將韓國移出“白名單”,除了三種半導體材料外,可用作軍事用途的非戰略產品,如產業器械,以及可用于濃縮鈾離心機材料的碳素纖維等也將被列進日本對韓出口物品的強化出口管制的范圍內。日本經濟產業省可以從國家安全的角度要求對這些可轉用為武器的物品進行個別審查,而辦理這些出口手續則要長達數月。
所謂“白名單國家”,是日本從國家安全保障上認定的友好國家,對這些國家在出口重要戰略性技術和物資上賦予簡化出口手續的優待措施。目前,列進“白名單”的有27個國家。韓國事這27國中唯逐一個亞洲國家,假如被從名單上刪除,也將成為第一個被移除的國家。這幾乎將使韓國整個產業領域都將受到影響。
“白名單”后,日韓關系迎向第三節點
韓國首爾大學日本研究所研究部長南基正以為,8月2日是日韓爭真個第二個節點。
日韓爭真個起因,是日本對韓國法院往年裁定日本企業必須向在二戰期間被迫在日本工廠工作的韓國人提供賠償感到憤怒。日本以為其戰時行動的賠償題目已由1965年兩國達成的《日韓請求權協定》解決,鐵路運輸 上海空運,如韓國對此有異議可召開仲裁委員會會議,并于6月19日提議韓方成立第三國仲裁委員會。7月18日,是日方設置的韓國回應日方提議的最后期限,也是南基正以為的日韓爭真個第一個節點。
南基正向澎湃新聞表示,日方此次借貿易題目向韓國發難是有預謀的,因此日本給韓國設置了三個期限,7月18日是韓國回應日本提議第三方仲裁的期限;8月2日則是日本決定是否將韓國移出“白名單”的期限;若韓國被移出“白名單”,其從日本進口氟化聚酰亞胺、光刻膠、氟化氫這三種關鍵半導體材料,以及相關制造技術就需要申請單獨的出口許可證,審查流程需90天左右。這90天則是日本給韓國的第三個期限。這三個期限,也是日韓爭端可能出現轉折的節點。
7月18日,韓國未回應日本提出的第三千航國際方仲裁提議。19日,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召見韓國駐日大使表示抗議。日本政府也已在17日正式開啟向國際法院(ICJ)提起訴訟的相關探討。
但南基正以為日本并不希看向國際法院提起訴訟,空運報價 海運價格,這對日本來說也是一種負擔,日本只是借此向韓國施壓以迫使其讓步。
目前,時間已經來到了第二個節點。南基正表示,最關鍵的還是第三個節點,假如在日本將韓國移出“白名單”后的90天內,韓國仍不讓步,而日本又未對韓國所需進口材料發放許可證,那就明顯違反了世貿組織(WTO)原則,韓國將采取強硬的報復手段,“走到這一步,那就是貿易戰了。”南基正說。
在7月24日的WTO總理事會會議上,日韓代表已進行過一輪激烈交鋒了。韓方主張日本對韓國進行出口限制屬于帶有政治目的的“貿易報復”行為,違反WTO的規定。日方則批評韓方在WTO提起加強管制題目“分歧適”,“無法接受這樣的討論”。
韓聯社7月28日報道稱,韓國政府目前正在加緊進行預備工作,以盡早將日本對韓國采取貿易限制措施一事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正式投訴。與此同時,日韓之間期看通過外交手段進行斡旋以解決爭真個聲音在擴大。青瓦臺相關人士28日表示:“此前日本對我國政府的對話提議一直保持默不作答,現在感覺到其態度也在發生變化。”
不過,從8月1日日韓外長會談激烈交鋒來看,雙方分歧依然明顯。
“但是,在三個月(90天)的期限內,雙方應該會通過協商找到解決的方法。”南基正補充道。
日韓關系專家、東京大學教授木宮正史則對未來短期內的日韓關系不太樂觀, “有很多人以為在安倍政府和文在寅政府下的日韓關系改善希看渺茫,一直以來我以為不應該輕言放棄。但從目前看來,兩人執政期間關系改善已很難有所進展,我的看法也是多半不抱希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千航國際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