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小學生明日起開始復學 小“神獸”戴不住口罩咋辦?
?新聞 ????|???? ?2020-04-24 15:18
漫畫/何朝霞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徐媛
一個小朋友戴著粉色口罩往上學,放學回家時卻變成了藍色。家長問小朋友是怎么回事,孩子說,另外一個小朋友喜歡粉色的口罩,所以他們就換著戴了……最近網上流傳的一個段子讓很多家長大跌眼鏡,“竟然有這樣的操縱?!”
明日起,長沙市的小學生將分兩批重返課堂了。小學四、五、六年級25日開學,
海運報價
國際快遞,小學一、二、三年級28日開學。
與已經返校的初、高中學生不同,小學階段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戴口罩這件看似簡單的事讓卻不少家長感到困擾。
孩子太小戴不住口罩怎么辦?在校園里要不要全天戴口罩?一天要預備幾個口罩才夠?這些家長最為關心的題目,隨著開學的鄰近,在家長群里的討論出現“井噴”。對此,記者特邀湖南省兒童醫院感染科廖亦男副主任醫師為家長們支招。
教室內上課必須戴,家長還需多備一個
湖南已經連續多日無新增確診病例,走在路上,一些市民也已摘下口罩,那么現在返校的孩子還要不要戴口罩?
“當前的疫情防控策略是‘外防輸進、內防反彈’,所以依然不能放松,孩子假如在空曠的戶外活動,可以不戴口罩,但是在相對密閉的教室上課,需要佩戴。”廖亦男先容,全國多地出臺了“摘口罩指南”,為人們在多種環境下決定是否佩戴口罩給出了相關指引。
我省在3月22日發布了《湖南省社會公眾科學佩戴口罩指南》,對于現在的情形依然適用。在透風良好的公共場所,如戶外、田間地頭、公園,按規定進行消毒、控制參會職員的會議場所,獨居或與健康職員同處的辦公室以及開放式建筑工地等均可不戴口罩。學校屬于職員密集又相對封閉的場所,在圖書館、教室等相對密閉的環境下建議學生們戴口罩,而在操場、教室外相對空曠的位置可以酌情不戴口罩。
上學期間,一個口罩可以戴一天嗎?廖亦男建議,孩子們佩戴的醫用口罩在沒有接觸明確感染源,未變形、弄濕或弄臟的情況下可以使用4小時,也就是說半天換一個,假如是KN95或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在沒有接觸明確感染源,未變形、弄濕或弄臟的情況下可以天天更換一個。
“低年級孩子活潑好動,口罩輕易被污染或丟失,家長最好給孩子戴一個備一個。”廖亦男建議,
鐵路運輸
上海空運,備用口罩可以放進原包裝袋或干凈的一次性密封袋里。
N95口罩輕易憋悶,7歲以下孩子不適合戴
10多天前,陽陽媽媽就開始為孩子囤口罩了。“上學后,一天至少一個,但兒童口罩市面上選擇較少,我在網上陸陸續續購買了百余個。”為了讓孩子得到更好的防護,陽陽媽媽大多選擇了價格更貴的KN95口罩。
記者登錄某著名電商平臺發現,很多商家大力推薦兒童N95或KN95口罩,一款標注為“KN95高效過濾,四層防護”的兒童口罩5只售價48元,月銷量超過了3萬份。
“KN95或N95口罩防護效果好,密閉性較強,卻不利于透氣,孩子戴上后,易出現呼吸不暢的情況,因此家長不要讓7歲以下的孩子佩戴。”廖亦男表示,一些家長以為孩子佩戴防護性更高的口罩更安全,但天氣越來越炎熱,家長也要考慮到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的舒適性,口罩戴著太難受,孩子們干脆就不戴了。實在,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對于在校園中學習的孩子們來說已經足夠。
家長購買兒童口罩輕易出現兩極化的情況。有的家長選擇了高防護的N95,有的家長卻選擇造型好看、有卡通圖案的普通棉布口罩。
“普通口罩并不適合疫情期間給孩子使用,這類口罩主要是防塵防冷,難以起到針對病毒的防護效果。” 廖亦男還提醒家長,漂亮的口罩要慎買,假如口罩印染的顏料有刺激性氣味,反而會給孩子造成健康影響。此外,家長在選購中,要給孩子選擇符合臉型大小、貼合臉部的口罩。
選擇合適的口罩是第一步,而正確佩戴是起到防護作用的關鍵。廖亦男先容,家長要告訴孩子,佩戴口罩時要分清楚口罩的正反面和上下面,有金屬條的朝上,顏色較深的朝外,再沿著鼻梁處按壓金屬條塑性,使口罩緊貼鼻梁,再一手摁住口罩鼻梁處,一手從口罩的下面向下拉扯,直到口罩完全打開,包裹住口鼻及下巴,可根據舒適度來調整耳帶是非。
先“懂”才愿“戴”,引導戴口罩有訣竅
“要讓他規規矩矩戴口罩上學,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家住芙蓉區的何女士說,讀小學二年級的兒子平時丟三落四又調皮,不僅會戴不住口罩,甚至可能隨手拿了其他孩子千航國際的也不知道。
6歲陽陽的媽媽趙女士在戴口罩題目上卻不擔憂。“固然孩子比較小,但我們一家往公園玩耍,我幫她摘了口罩,人一多起來,她立即主動戴上,口罩戴得比我們都規范。”趙女士說,這得益于疫情剛開始時,她對孩子的教育。
疫情剛開始時,趙女士找來了網上的科普動畫視頻,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孩子懂得了什么是新冠病毒以及怎樣保護自己。
廖亦男也十分肯定趙女士的教育方法。“對于低齡的孩子,家長可以通過科普動畫或者講故事的方法,告知孩子為什么大家都要戴口罩以及不戴口罩的危害。”廖亦男表示,這樣方能讓孩子懂得口罩是保護他們成長的“好朋友”,消除抵觸心理。對于小一些的孩子,家長可以采用情景游戲、醫患角色扮演等方法,比如讓孩子扮演醫生和護士,往給玩具娃娃戴口罩,與孩子一起對著鏡子戴口罩等,讓孩子減輕對口罩的抗拒感和陌生感。同時,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海運報價
國際快遞,家長應以身作則,養成戴口罩的習慣。
“在學校,老師的引導尤為重要。”廖亦男建議,上課時,老師應督促學生戴好口罩,在教學中,也可以納進一定健康科普知識或者進行學生們喜愛的防護知識搶答賽等。對于家長擔心孩子們誤戴同學的口罩,可以選擇在口罩系帶部位粘貼小透明膠標注名字以防拿錯,要留意口罩里外兩面不宜污染或粘貼東西。
相關鏈接
家長問:開學后,選擇何種交通工具上下學?
廖亦男:住得近的孩子們建議步行上下學,間隔遠的孩子,建議私人車上學。選擇公共交通工具上下學的孩子,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建議做好以下幾點:
1.應全程佩戴好一次性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減少不必要的交流;
2.隨時保持手衛生,減少接觸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或部位。家長可以給孩子在書包里預備一瓶快速手消毒劑,告訴孩子,觸碰公共物品或者懷疑雙手被污染時,及時用消毒劑擦拭雙手;
3.不要在公交車或者地鐵上吃東西。自覺與他人保持一定間隔,有效安全的間隔是1米以上。如身邊人有人咳嗽或打噴嚏時應主動躲避,自己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捂住口鼻或者用手肘遮擋,回家后再及時洗手。并建議在溫度以及行駛條件答應的情況下,盡量打開車窗透風。
家長問:戴口罩和勤洗手都很重要,那么孩子在學校,具體哪些時刻需要洗手呢?
廖亦男:以下情況需要及時洗手:外出或(放學)回家后;接觸公共物品,同學之間傳遞學習或生活用品后;接觸口腔、眼鼻前后;咳嗽打噴嚏用手遮擋后,擦鼻涕后;吃東西前以及上廁所后;接觸垃圾后;接觸錢幣、動物后;打籃球、羽毛球等體育活動后等。學生應用肥皂或者洗手液在活動水下按照7步洗手法洗手,洗完后用一次性擦手紙巾擦干,或在干手機上吹干,或自然晾干。孩子們也可以隨身攜帶一瓶便攜式手消毒劑,當懷疑手部被污染時,擠出大約1元錢硬幣量的消毒劑進行雙手揉搓,留意,用快速手消毒劑消毒雙手時不可用紙巾擦干,而是要揉搓手部一直得手部完全干燥。
家長問:孩子在校園食堂用餐應留意什么?
廖亦男:就餐間隔盡量保持在1米以上,在鄰近吃飯的最后一刻取下口罩,避免面對面就餐,避免就餐時說話;就餐前、后留意洗手;同學間飯菜不共享,不談笑,盡量減少逗留時間;孩子們的餐具宜專人專用,盡量不使用公共餐具。
來源:長沙晚報
國際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