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上下都缺的口罩,都在朋友圈?監管部分該出手了
?新聞 ????|???? ?2020-04-24 15:25
這個社會真希奇了,整個朋友圈干物流的在賣口罩,干工程的在賣口罩,干金融的在賣口罩,做化妝品的在賣口罩,搞房地產的也在賣口罩……只有藥房和做醫療器械的都說進不著貨!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大家都知道了口罩是作為個人衛生防護的“第一道防線”,佩戴符合防疫標準的口罩十分重要。人人都在爭相求購口罩,致使口罩一夜之間成為了必須品,甚至奢侈品。 現在全國人民都買不到口罩不敢出門,一次性口罩反反復復用了一周多也舍不得扔,一聽說哪里有口罩都蜂擁過往搶購。在廈門想買口罩要先搖號千航國際,要是能買到簡直像中獎了一樣。
更魔幻的是,大理市政府為了口罩直接化身“山大王”,干起了“攔路打劫”的勾當,強行征用發往重慶的口罩……
大理征用通知書
普通人沒有口罩還能忍一忍,最難的是醫院也沒有口罩!那些戰斗在抗疫一線,天天與確診病人打交道的醫生為了省口罩,連續六七個小時不吃不喝,
鐵路運輸
上海空運,防護服更是穿了又穿,皮膚上被捂出了紅疹子,可是醫用物資還是不夠!他們上了戰場,卻沒有盔甲和武器!何其令人心痛!
現在藥店缺口罩!醫院缺口罩!就連做醫療用品的至公司,也缺渠道購買口罩!但,我們的朋友圈和各種各樣的群里,從來不缺賣口罩的! 疫情洶涌,口罩緊缺,一些不法分子趁機干起了投機倒把的生意,發起了國難財。原本進價幾毛錢一只的口罩賣幾塊錢,再到賣幾十上百塊錢。價格暴漲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這種坐地起價的行為,無異于趁火打劫,給民眾的心里添堵,給抗疫救多難添亂!
除了哄抬價格以外,假冒偽劣產品也屢見不鮮。上游新聞報道,一個自稱富家女的微商,以幾十元高價銷售三無口罩,有的賣20元一個,最高的甚至40元一個。但是網友花這樣高的價格買來的口罩,不僅沒有標識,做工粗糙,還有撲鼻的刺激味道,根本達不到防疫標準。更有網友付錢之后,連口罩影子也沒見到,對方不發貨也不退錢!
中國新聞網報道,在北京有位郝先生訂購了一萬多只一次性醫用口罩,打算用作捐贈,沒想到貨不對版,口罩又輕又薄,一撕就爛。也沒有廠家地址,根本不是醫用產品。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兜售假冒偽劣產品的危害,比平時情節更嚴重、危害性更大。這樣的口罩假如捐贈出往,那就是害人了!
與此同時,詐騙犯罪行為也大行其道。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們的恐慌心理,玩起了“空手套白狼”的把戲。他們手頭明明一個口罩也沒有,只是在網上下載一些圖片,就可以通過微信朋友圈、微信群、QQ空間等社交平臺發布銷售信息,實施詐騙。
昨天下午,上海市疫情防控進展新聞發布會上,專家表示,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冠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飛沫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正確佩戴口罩可以有效保護群眾不被感染。還有專家指出,棉紗口罩、海綿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對預防病毒感染無保護作用。但是這幾類的口罩,在朋友圈也被無良商家充作防護口罩,賣給群眾。 在疫情肆虐的危機關頭,口罩銷售市場可謂亂象叢生,魑魅魍魎橫行!這些不良商販、不法分子將利潤和商機建立在血腥的“國難”之上,在超越了我們的收留忍底線。
但在這個時候,一些人自以為懂得經濟學的人士,說什么“這是正常現象,符合經濟學常識”,什么“建議漲價,讓市場來決定價格!”……簡直是大放厥詞!由于這不但關乎市場經濟,更關乎法律法規。 2003年非典期間,最高院、最高檢就聯合出臺了《關于辦理妨害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多難難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題目的解釋》。 其中規定,違反國家在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多難難期間有關市場經營、價格治理等規定,
空運報價
海運價格,哄抬物價、牟取暴利,嚴重擾亂市場秩序,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依法從重處罰。 在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多難難期間,生產、銷售偽劣的防治、防護產品、物資,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條,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定罪,
空運報價
海運價格,依法從重處罰。
面對朋友圈兜售口罩的亂象,我們的市場監管往哪里了?很多人反映打12315投訴舉報平臺的電話也沒有用。針對這樣借助“國難”大發橫財的行為,必須要依靠我們的市場監管部分,重拳出擊,追究到底!對網絡社交平臺上的貿易交易進行監管的確是有難度的,由于賣家未進行實名登記,也不需要提供營業執千航國際照和相關從業資格。買賣雙方又往往是通過虛擬社交平臺交易,先給錢后交貨,又沒有第三方的擔保和有效的信用評價機制。因此一旦發生糾紛,監管起來很困難。 但是有困難,則更需要有關部分往克服和解決!首先應該發布公告,對針對防疫用品的哄抬價格、兜售假冒偽劣產品、欺瞞詐騙等行為作出嚴厲警告!果中斷維護防疫用品的市場秩序!同時也加大針對普通群眾的宣傳,提醒他們謹慎購買,加大維權意識。
其次,嚴格執法,加大執法力度更是重中之重。開展以口罩等為代表的防疫用品價格的專項檢查,對違法行為嚴厲處理,依法打擊。 第三,針對網絡監管困難,我們不單單需要線下執法,更需要加強網絡監管平臺建設,與公安機關、互聯網治理等部分聯合執法,落實微信、微博等運營商的監管責任,形成一張疏而不漏的監管網絡,維護社交平臺上的市場交易。 目前,口罩仍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只要國家和企業有針對性地加大生產力度,隨著一批批口罩陸續上市,相信“口罩荒”很快就會過往,價格也將逐步趨于穩定。
口罩公司復產
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我們相信,在全國上下的齊心努力下,疫情終究會消散,那些投機倒把的不良商販,也不會逃脫法律的制裁!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重慶馬路社。文章內收留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態度。投資者據此操縱,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國際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