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位南京人口罩肖像風靡朋友圈,攝影師劉方:每個人都是藝術
?新聞 ????|???? ?2020-04-24 15:31
近來,一組戴口罩的人像照片在朋友圈被頻頻轉發。正值新型肺炎疫情期間,照片上的每個人都戴著口罩,表情各異,口罩上都寫著一句話。這是攝影師劉方拍攝的《溫情口罩》系列人像,為了記錄人們在疫情下的生活與情緒。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短短幾個月時間席卷全球,讓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仿佛停滯下來。劉方不知道能做些什么,就在家創作構想了很多年的《說文解字》系列攝影。直到疫情漸漸緩和,他意識到,假如疫情結束,人們就要摘下口罩,回回到以往的生活狀態當中往了。“于是我就想在摘下口罩之前,記錄一下這段戴著口罩的時光。”
他在朋友圈寫了一段話:“攝影不應該只是美麗的照片,不是炫技和抖機靈,而應該成為一種安撫,
空運報價
海運價格,作用于那些我們無法左右,卻又縈繞于心的甜蜜和痛楚……在無常的生活里平添勇氣。”
劉方的大名,在南京攝影圈幾乎無人不知,放眼全國都是一塊名招牌。他生長在江蘇省演藝團體家屬大院,從小接觸了太多與藝術相關的領域,學過畫畫和鋼琴,早在2003年,當膠片攝影還是市場主流的時候,還在南京師范大學讀視覺傳達專業的劉方就創立了劉方視覺,憑借數碼攝影贏得了一眾粉絲。
他從來不是一個純粹的貿易攝影師,藝術表現和感受是他最看重的部分,他看待攝影的方式,是從視覺和美學出發,
海運報價
國際快遞,然后傳遞一種意義,而不是單純的貿易行為。
在攝影中,他擅長創作,注重人物狀態,以及構圖、裝飾和造型,視覺傳達專業給了他創作上的多種角度與手法,讓他對多種題材都能自由發揮,
海運費,駕輕就熟。并且,他的攝影中滿含著藝術性,這也是他屢獲攝影獎項的原因。
“熱和”是他最近經常提及的一個詞。也許是疫情的緣故,讓大家對生活更加珍惜,劉方想用一組戴口罩的照片,記錄這段時間的生活,給時光留下一個剪影,在困難的時候,為被拍攝者和觀看者帶來一些熱和和勇氣。
照片上,寫在口罩上的每一句話背后都有一個生動的故事。這些故事讓劉方感動不已。比如都市放牛寫的“在破產的邊沿散步”,他是一個作家,經營的餐廳在疫情之下面臨困境,他一邊掙扎,一邊心態坦然地接受這一切。比如一個癌癥患者寫的“憐取眼前,不問來日方長”,比如設計師王顯峰寫的“仔細點兒,活著”……
“在破產的邊沿散步”
都市放牛,作家,也是一個跨界餐飲人,4年前和張嘉佳在1912街區開了“從你的全世界途經”餐廳,被網友稱為南京文藝地標。往年年底,剛剛斥巨資完成除張嘉佳以外的其他股權收購,忽然遭遇疫情,餐廳遭受重創,舉步維艱。鄰近復工前夕,他開始在微博寫《餐廳復工日記》,記錄這段時間的真情實感,固然艱難,但以散步之意,表達一個悲觀者的樂觀主義姿態。
“憐取眼前,不問來日方長”
茵夢湖,獨立攝影師,還擁有一家關于健康和美麗的線上店展與團隊,一手遠方一手煙火,她也是一個癌癥晚期患者,把每一天都當成最后一天來過。“憐取眼前,不問來日方長”,就是活在當下,珍惜現在。她常說:“把每一個樸素的時刻,都過成良辰。”
“創·心”
李凱,優貝傳媒 & 優貝成長手冊云平臺創始人、汽車營銷專家、互聯網持續創業者。在寫下這兩個字之前,他已經想好了今年自己和公司的目標是創新,而在下筆的時候,他心里想的是,一切都要由內心開始,創新也是如此。
“摘下口罩,往擁抱愛的人”
阮帆,Jcafe & Lost Horizon主理人。疫情期間,她看到防護服下醫護職員的辛勞,感到心疼,就持續給南京的一線醫護職員送咖啡,給他們提神。她問那些很多天辛勞工作沒回過家的醫生最想做的是什么,得到最多的回答就是“抱抱孩子”,這讓她百感交集,覺得珍惜眼前人很重要。她希看通過這句話,讓我們珍惜每一次見面,把每一次都當作最后一次,好好離別,深深擁抱……
“勇哥在嗎?”
王勇,城品人物創始人。作為一位資深媒體人,王勇人脈廣博,且樂于助人,大家都稱他為“勇哥”,有人找他幫忙,大都會以一句“勇哥在嗎”開頭,在微博或者微信聯系他,“勇哥在嗎”漸漸成為他身上的一個標簽:“勇哥一直都在接收你的感應。”
“口罩阻隔不了動聽的聲音”
一菲,電臺主持人。她的聲音很好聽,固然疫情期間戴口罩說話不太方便,但她在電臺依然為人們傳送動聽的聲音。
“專心”
黃智威,混沌南京執行社長、CEO。他始終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奉行“專心”,專心做事,專心待人,專心生活。“無論什么事,都要真正仔細地專心往做,專心和不專心,差距會特別大。堅持做對的事,專心做事。待人也是,生活也是。”
“仔細點兒,活著”
王顯峰,南京深廣裝飾設計創始人、設計總監。他在這次疫情中,對很多家庭和孩子的苦難感同身受,悲戚于心,時時想到關于生命、關于愛:“‘仔細點兒,活著’是為了自己,也為了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我們笑著,過著,活著。”
“逝者如此,不舍愛與自由”
范先慧,少兒科普出版執行主編、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兒童文學作家。她對孩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她想通過這幾個字,表達對于時間、磨難和逝者的傷懷,以及對于未來和人性的希看。“當一場危機來臨時,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依靠信念、勇氣和希看把自己活成一棵堅韌的大樹,而不是一季脆弱的花草。愿你在陽光下像個孩子,在風雨中像個大人。”
“Any Time,幸福安康”
蘇武圖,南京蘇武圖企業治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從事金融商品銷售與培訓服務將近30年,在保險業內被稱為“蘇校長”。“不管是新冠疫情也好,還是在人生漫漫長路中,總會碰到各種不一樣的坎,我們都必須要邁過往。很多人在追問,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人的追求不要太多,錢當然越多越好,但是沒有止境,所以只要最基本的,安康,平安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
“更多的陪伴更多愛”
沈瀅,曾經是阿聯酋航空首批中國空姐、乘務長。她現在是一個女孩的媽媽,平時孩子上幼兒園,愛人又早出晚回,疫情期間一家人得以朝夕相處,一起做飯、打掃,天天想出很多陪孩子玩的游戲——“疫情帶給世界的麻煩,我們用愛往填滿它”。
“自律更自由”
李玲,80后,自主創業3年,目前是GRACING運動品牌合伙人,南京區仙林旗艦店的股東。疫情中,她想:“只要我們足夠自律,公道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不往破壞人與大自然的規律,勤于運動,增強自身免疫力,就可以預防這些意外的發生。只要我們更自律,就會更珍惜,也會更自由。”
“今天您笑了嗎?”
Coco,90后,化妝培訓老師。年輕的Coco只希看疫情早點過往,在當前的情況下,也要天天開開心心,笑臉常駐。“不給國家增加負擔,從我做起”,她的率真就像她眼中流淌的笑意一樣。
“地球自愈,人類自省”
周嵐,廣告人。她想呼吁大家的環保之心,疫情中逝往的生命值得哀悼,人類不應肆無忌憚地破壞地球的生態,她相信地球是有生命的,希看用有趣的創意讓生命時刻保持鮮活,也希看幫助地球保持鮮活。
“我還有更多的事可以做”
王金樂,朱小樂龍蝦創始人。他是南京龍蝦行業的領袖人物,深感對行業和社會的責任,疫情之下,不少做餐飲的自身難保,朱小樂龍蝦也舉步維艱,但他仍堅持為一線醫護職員做龍蝦飯,與很多企業一起捐助醫院,做公益,為醫院為社會做更多的事。
“悅往直前”
范永旺,悅星球產業共生體董事長。他在面對環境,面對疫情,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時,永遠可以在危機中看到希看:“悅是生命最美的一種狀態,你可以咬牙堅持,也可以悅往直前,境由心轉,悅是開始也是結果。希看大家在人生的旅途中可以一直悅往直前,心想事成。”
“為了更卓越的南京”
雨晨,地產從業者。她就職于卓越地產,希看用自己的工作,讓南京變得更美好,更卓越。
“時光很短,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
Vicky,貿易地產從業者,也經營一家小酒店。“我們唯一能真正完整擁有的是自己的人生和意志。過何種生活,是自己的選擇,疫情讓我更加明白了這一切,那就是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個誓言。”
“你的美好,定會如期而至”
張昀,保險人。疫情期間,一切都停了下來,不能外出,公共場所封閉,復工時間一再延期……在這樣的日子里,她發覺以前看似平淡的日子竟是那么美好。內心短暫的慌亂過后,不出門的線上工作和生活漸漸適應了,居然也能有條不紊,“那些平淡美好的日子就要回來了”。
“心存熱和,保持微笑”
張湖仙,地產人。“人生沒有永遠的一帆風順,我們的時光里,有驚艷的開心時刻,也有陰郁的悲傷瞬間。我們要以積極的態度來微笑面對這些,感受所有的熱和,給身邊的人熱和。”
“掌聲響起來”
郭瑩,教育行業從業者。就像那首歌里千航國際唱的:“掌聲響起來,我心更明白,你的愛將與我同在。”
劉方把這組照片看作是大家的作品,他只是記錄者:“每個人都是藝術家,一起幫助我完成了這組作品,情感的表達、詞句、動作,都是他們自己想出來的。”
照片發布以后,劉方的朋友圈一時為之喧騰。不少人給他留言,這些照片讓他們感受到了昏暗心境中陽光般的熱和。這也是劉方想要帶給別人的:“我是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做了一件熱和人心的事。”
他以為藝術并不是一件件冰冷的作品,而是能夠在困難時候熱和人心的。因此,他在貿易攝影的生涯中也始終不曾放棄藝術上的探索:“我拍的那些貿易大片,別人看來可能會覺得很震撼很華麗,對我來說是已經完成的作品。而藝術則會在更長的時間里熱和人們。”
除了《溫情口罩》系列,劉方還在創作《說文解字》系列,他從漢字當中選了99個字,用特別的構思和造型,拍攝人像照片來表達每個字的意義。這幾個月的時間他都沒有閑著,與《溫情口罩》不同,甚至與他之前拍攝的所有照片都不相同,《說文解字》是用圖像的方式往詮釋一維的文字,“我覺得已經超出了攝影的范疇,可能更接近于現代藝術”。
這是他構思了很多年的作品,苦于成日的忙碌,不能靜下心來創作,疫情期間的空閑,讓他得以好好陪伴家人,也終于可以心無旁騖地完成創作。
這兩年,劉方得了很多獎,連續獲得了美國國際攝影師同盟主辦的紐約國際攝影藝術大賽銀獎、亞太視覺同盟主辦的“我的美食故事”國際攝影大賽人像組金獎和勛帶獎、第六屆塞爾維亞DPW三地國際攝影展金獎和勛帶獎,這些讓很多攝影師夢寐以求的獎項,是對他藝術之路的肯定。
他很少把自己當作一個創始人、一個老板,而更多地以為自己是個“手藝人”,在藝術創作上勤勉不輟。
他很喜歡美國攝影大師安塞爾·亞當斯的一句話:“你不只是用相機拍照,你帶到攝影中往的是所有你看過的照片、讀過的書、聽過的音樂,以及愛過的人。”他將來自于生活與生命的經驗和理解表達在藝術中,通過裝飾、造型和構圖,形成帶有劉方風格的印記。
國際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