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地攤經濟,鄭州比成都還差多少?
?新聞 ????|???? ?2020-06-05 14:51
一場病毒,幾乎沖擊了整個社會、經濟、各行各業,這其中受沖擊最大的莫過于大街小巷的實體店展。
年前閉店關門,導致很多實體店取消節日活動、貨品積存,甚至很多餐飲店直接把食材扔掉。
年后不能開業,實體店直呼房租太貴,大量實體店因此倒閉甚至負債累累。
好不輕易熬到了疫情得到控制開門營業,卻冷冷清清難以為繼。
實體商戶的困難,全國經濟形勢的嚴重,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不過知道回知道,在保障民生,幫助實體企業方面,很多城市基本停留在口號,甚至有些城市的媒體連口號也沒有。
成都是個例外。
早在今年3月份,也就是全國疫情初步得到控制、很多地方開始復工的時候,成都市政府就出臺文件,為“地攤經濟”松綁。2個月以來,成都市設置臨時占道攤點、攤區2234個,答應臨時越門經營點位17748個,答應活動商販經營點17891個。
成都市的效果也顯而易見,迅速增加了10萬多個就業崗位。而且“地攤經濟”還成為店展經濟的補充,帶動成都中心城區餐飲店展復工率超過98%。
成都市這個開明舉措直接被李克強總理在人代會上點名表揚,“地攤經濟”所蘊含的豐富經濟社會學優點也被廣泛討論和學習。
“地攤”不僅僅是地攤,是底層商戶和人民“煙火繁榮”的日常生活,是一個城市濃郁生活氣味的體現,甚至是現代社會鋼筋水泥樓宇生活的緩釋劑。
一個普通飯店,在炎炎夏日,有室外“地攤”和無室外“地攤”的日營業額能夠相差70%以上。
一個貿易廣場,有地攤和無地攤的人流量是近乎天壤之別的。
答應適度“擺地攤”、“室外出攤”既能緩解密閉緩解帶來的疫情風險,又能增加實體店營業收進,滿足市民消費、休閑需求,更能帶動周邊經濟從而影響整個經濟鏈條。Why not?
于是,西安、杭州、長春、西安、許昌等城市也紛紛推出了舉措引導、鼓勵擺地攤,甚至是適度的“占道經營”。
透過疫情,我們看到了地方城市在治理服務理念上的差距。用白巖松的話說:我不喜歡“擺地攤”這個詞,不是說由于疫情所以應急擺地攤。而是要稱呼地攤變成室外經營和有序 占道經營,在刺激消費和發展經濟方面應該有前瞻思維。放長遠看,“地攤經濟”不僅應在疫情打擊實體的時候得到鼓勵,更應該地方城市平時的規劃治理中得到足夠的重視和引導,一個城市對“地攤”和“”底層”的寬收留、開放,才是這個城市最為開明、繁榮的體現。
對比鄭州“騷操縱”
然而反觀鄭州,在春節疫情前被連續報道“瘋狂貼罰單”、疫情之后“瘋狂拆住改商店展”,查環保瘋狂停工停產,實體店和民生都如此困難了,鄭州市還止不住自己那些面子活兒。
“只貼條治理亂停車,卻不解決停車難題目”,這幾乎是全國所有城市的通病,不過在這方面鄭州市尤其出眾。乘坐鄭州市的出租車、網約車,不厭其煩的聽到司機的抱怨甚至是怒罵。就在前不久,鄭州市很多區居然取消了很多馬路上原本劃好的停車位,導致很多市民出行購物非常不方便。要往一家母嬰店、飯店消費,開車跑遍方圓幾里地沒找到停車位,而實體店老板看著老顧客來到門口卻由于無法停車而離往著急上火。忽然取消的停車位,
空運報價
海運價格,又沒有增加新的停車位,導致很多老顧客流失,這也間接導致很多人減少了出門消費。
“住改商”真的一無是處嗎必須拆除嗎?
要說拆屋子,鄭州市可從來不比任何城市遜色,三十幾年的臨街商展,由于原本是住宅改的商展,說拆就拆。一條條原本人頭竄動、生意火爆的街道忽然變成一堵堵冷冷的墻,甚至被鋼筋鐵骨封住。也有人講住改商輕易引起建筑安全題目,而且住改商對樓上原本的住戶造成很多環境和噪音困擾。不過,一刀切的激進做法未免太不科學,由于有不少住改商展不存在“影響建筑安全”“影響環境”的題目,反而很多商展經過多年經營非常賞心悅目,也是很多居民常往的消遣游樂“風景一條街”。
就在最近小編還親眼目睹了鄭州一家超市經歷的苦惱劇情。
一家精品食用油品牌要在一個超市門口搞地推活動,早上這個超市門口一片爛菜葉、塑料袋,還有堆放的雜物。做地推的工作職員先是打掃了一下超市門口的雜物,千航國際然后支起了嶄新的宣傳帳篷,一箱箱清亮的食用油擺放成排,途經的市民紛紛圍過來打聽促銷活動。不過促銷剛開始,一個身上沒有任何標志自稱“社區的”老大爺就來干涉,要求立即撤走,不能在門口擺攤。緊接著老大爺喊來一名掛著城管標識胸牌的女士,兩人威脅如不立即撤走展架就馬上叫城管車輛前來沒收。
據這家做地推活動的工作職員表示,類似的事情層出不窮,還有一家新超市開業他們往參加外場促銷活動,同樣是一批自稱村委會的職員前來要挾,雙方發生口角后對方立馬叫來了城管職員,城管執法職員到場后要求立即撤走展架否則就馬上沒收。
類似這種“這也不準那也不行一刀切”的騷操縱,鄭州市從來都是盡不含糊。
前幾天被廣泛吐槽的還有鄭州市的環衛工人由于怕罰款而用掃把提前把綠化帶上的花催落,還有新華社報道的“地下畫著停車線收費車上貼著交警罰單”、“遍地都是金屬隔離樁”,這些都是鄭州市城市治理的亂象。
鄭州,基本上是一個建國后重新籌建的城市。
鄭州,“河南省會”、號稱“新一線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商都”等等
不過,鄭州又被稱為“鄭州鄭州,天天挖溝”。
凡是到過鄭州的人都應該對鄭州市常年、到處修路挖溝的混亂場面有印象。實在全國各地都會有修路挖溝,不過鄭州市修路的獨特之處在于亂。在其他城市,你會看到修路的同時,會對路口和四周仍能通行的區域有一個較好的防護、指示,但是在鄭州,你會看到修路現場的混亂,預留的路口和通道滿是坑坑洼洼和泥水,要么沒有交通標識,要么交通標識讓人困惑、防不勝防,甚至經常由于修路方沒有做好安全措施導致路人因此遭受交通意外事故。
就在前幾天,鄭州新區一位3歲小女孩跌進窨井蓋身亡。
00:12
更有媒體發現鄭州市不少窨井蓋內部居然是竹子結構,汽車碾壓多次后就會襤褸,這種現象說輕了叫不負責任,往重了說實在就是危害公共安全。
往過成都的人都知道,成都市超高的綠化,公道的城市布局,繁榮豐富的產業氛圍,加上保存較好的歷史遺存古建筑,讓整個城市布滿了自然、人文和生活氣味,加上成都市政府千航國際開明開放的政策,成都市的貿易也非常的繁榮,這也是越來越多創業公司、影視公司選擇成都市的主要原因。
相比成都這種城市底蘊濃厚、環境優美、經濟活躍的城市而言,鄭州市的城市規劃和治理就相差甚遠,單從城市外表來說,鄭州一直再追求跟沿海大城市媲美,似乎高樓大廈多了,外表弄鮮明亮麗了就是發達城市了?!但是假如留意細節,鄭州市就經不起細看,缺乏文化韻味和城市個性的建筑,缺乏生活氣味和美感的街道,非常不科學的道路規劃和標識,過渡“整治”的城市抬高了經商本錢、出行本錢、生活本錢,讓鄭州變成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怪胎。
經濟上,鄭州除了一個宇通汽車和富士康,說得上名來的上市公司也乏善可陳,更不要說成都市遍地的創新創業型公司。以鄭州市擁擠的道路、低廉的均勻工資,近乎停滯的招商引資,完全可以無視的吸引人才政策,鄭州市頑固守舊的官僚群體,一如既往的家長制作風,毫無服務意識的行政機構......所以有人感嘆鄭州這個千萬人口級別的中部大城市實在就是一個城市圈中的國足,幾乎是無藥可救。
同樣作為內陸城市,成都不只是提人才,是天天提、日日提,是基本是放在政策首位來看待的,外來學生如在成都進職,隨便一個企業,從社保到住房落戶成都市都專門推出了很多優待政策。而對比鄭州市所謂的包收留,主要還停留在你窮我也窮、大家都湊活這種水平。
而一個城市的文明和進步更是體現在文化層面,從3月份就推出“鼓勵擺攤”的政策,加上成都市非常繁榮的文化貿易市場,這都是成都市常年深植于城市治理層的習慣性意識,這也是成都市在文化創新和文化建設方面常年媲美沿海城市的主要原因。
在教育、環境、人才、創新創業、招商引資、文化產業等等方面一并落后的鄭州,若不下定決心一改作風,相信再過些年,大浪淘沙,這個省會城市恐怕只會摔得更疼。
作者:魯哈壯
許昌創亞星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轉載請注明出處
國際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