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經濟”如何解封 合肥城管今赴南京“取經”
?新聞 ????|???? ?2020-06-05 14:58
中心文明辦近日明確今年的全國文明城市測評,不再將“馬路市場”、“活動商販”作為扣分指標,通過“政策松綁”為各地經濟社會秩序的加速恢復創造有利條件。如此利好消息,合肥何時能落地?對“地攤經濟”,城管部分如何破解治理困難?記者6月2日了解到,本日,合肥市城管局組織各區城管部分負責人集體前往南京“取經”,預計落地政策將很快出臺。
老城區1435個小攤點惠民生
“自從有了這個便民服務點,這兩年最大的感受就是穩定、安全和方便,以前場所不固定,東西搬來搬往還影響市收留秩序,現在不僅有了自己的規范攤點,而且晚上回家只要一把鎖,東西全部鎖柜子里,方便又安全……”昨天,在合肥市廬陽區亳一巷裁縫便民點的王正群說,在亳一巷內從事縫縫補補的工作十多年了,沒想著能發財,一方面謀生計,另一方面也是給街坊鄰里帶來方便。
隨著城市的發展,街頭小的便民攤點越來越少了,很多都進到了寬敞明亮的門面房了,像王正群這樣一直堅持在小街巷內給居民提供服務的,也是越來越少了。配鑰匙、修鞋、縫縫補補……看似生活中的不起眼小事,卻和生活息息相關,這樣的攤點經常出現在街頭巷尾,雖給居民提供了便民服務,但多少影響了市收留秩序。
據了解,近年來,廬陽區城管局化堵為疏,規范攤點治理,在老城區背街小巷、小區周邊公道選址設定10處修鞋、修鎖、修車類“便民服務點”,在進一步進步規范性和美觀性的同時,也方便了周邊居民生活,解決了困難群眾的生計。
與此同時,廬陽城管堅持疏導和服務的理念,在淮河路步行街、七桂塘、商之都等街區內設置了16處臨時攤群點,共有攤位1435個,涉及飲食、百貨、蔬果、織補等經營門類。此外,還設有西瓜臨時攤群點、愛心早餐車等,讓規范的臨時攤群點、早餐車點為更多的活動攤販提供就業機會。
廬陽區可按“四不”原則設攤點
城市需要生活的煙火氣味,而縫補、配鑰匙等行當,恰恰能給城市中增添生活的煙火,讓城市更有溫度。作為合肥市老城區,廬陽區城管局相關部分負責人告訴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下一步,廬陽區將在背街小巷,按照“保證車輛和市民通行、不占用消防通道、不占用盲道、不影響環境衛生、不產生油煙和噪聲污染等”的“四不”基本原則設置攤點。
此外,還將圍繞提升“夜廬陽”品牌,發力夜間經濟,在對淮河路步行街區夜市進行整改提升基礎上,計劃打造夜間經濟特色街區。同時,特色夜市設置在街區或廣場內,不得設置在居民聚集區,不得影響交通通行;并要求嚴格遵守相關經營規定,維護好周邊環境,禁止存在餐飲油煙、噪音擾民等的經營種別。
濱湖新區擺攤首違免罰
今年受疫情影響,合肥市濱湖新區城管部分在執法過程中注進了更多“人情味”,以勸說教育為主,以暫扣、罰款等手段為輔,對首次違規、稍微違規等行為實行下限處罰或者免罰處理,給執法相對人更多的自糾自改機會。
據濱湖城管辦綜合執法科工作職員統計,今年4月至5月中旬,濱湖新區共取締違規擺攤設點行為100多起,其中,城管部分對兩起占道擺攤行為實施了行政處罰,處罰金額共計500元。而往年同期,濱湖新區共處罰占道擺攤、倚門設攤等行為9起,處罰金額共3450元,無論是立案處罰的數目還是處罰的金額上,都遠遠低于往年同期。
“對沒有造成路面污染、沒有引起道路通行障礙的攤點,我們的隊員通常是進行現場勸阻,假如不聽勸阻,則對其進行警告,暫扣和罰款是最后的考慮”,濱湖世紀社區綜管中心相關負責人先容說,固然給予行政執法相對人一定的寬免,但并不意味著不處罰,對一些違規經營、占道擺攤行為也進行了取締,特別是對其中反復違規且不聽勸阻的商戶,實施物品暫扣。
“首違免罰、下限罰款等措施目的是給一些商戶和市民千航國際自己改正錯誤的機會,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對于屢次不聽勸阻、不改正的情況,終極仍然要面臨嚴格的處罰,還有就是對城市環境影響大的因素,比如渣土運輸,涉及違規運輸的行為一律嚴格處罰。”濱湖城管辦綜合執法科工作職員表示。
南京經驗期待落地合肥
記者從合肥市城管局獲悉,該局組織省城各區城管局局長、執法科科長,利用6月3日、4日兩天時間,前往南京市考察學習地攤經濟治理,
跨境鐵路
國際物流,除了實地參觀南京市地攤經營治理外,還將同南京市城管局就地攤經濟治理經驗進行交流座談。
據了解,從今年5月開始,南京市由城管、商務部分牽頭,組織商家在不影響交通和環境秩序的條件下,規劃設置了134處“外擺市集”,為大街小巷里的經濟復蘇“再添一把火”,目前“常態化”出攤已有56處。在目前已經“出攤”的外擺市集中,盡大部分都位于貿易綜合體四周的廣場空地,也有不少是在貿易步行街內設置外擺,而且出攤時間主要集中在雙休日。
合肥市城管局相關部分負責人先容說,合肥對“地攤經濟”一直以“主干道嚴禁、次干道嚴控、街巷支路規范”為原則,采取疏堵結合的方式治理。目前,全市設有37個臨時界定攤群點,主要是便民服務類、餐飲類、日用百貨類等攤販集中經營區域。
據先容,在合肥攤點的設置區域分為“禁止區”和“疏導區”。其中,“禁止區”指主要道路、窗口單位、廣場、橋梁(含人行天橋)、地下通道、機關辦公區周邊、校園出進口100米范圍內,以及法規規定的其他不準設置攤點地區。而除禁止區以外的區域,在不影響市民生活、不影響交通的情況下,由各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規定后向社會公布,并按照標準進行規范設置治理。
城管部分消息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合肥多個城區已經開始摸底,進一步對“地攤經濟”松綁將成為必然,只待具體政策落地。“南京經驗”能否在合肥落地,值得期待。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 通訊員 韓懿晨 張家慧 唐慢 余方華 實習生 屠寧 文/攝
國際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