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去年7月他負責的一批汽車出口海運訂單時,至今仍感到委屈。陳祥利是深圳某國際物流代理公司業務經理,那批訂單是運至歐洲鹿特丹港的專用車。
“正常是港塞3-7天,但這次卻塞了近一個月,其實我們一開始就說了疫情期間無法承諾時效,后續也反復跟客戶解釋了原因,但客戶還是不依不饒,因為不想失去這個客戶,所以我們最后還是道歉,并進行了一些賠償。”陳祥利說,類似這樣的案例去年還有很多。
不過,陳祥利也能夠理解客戶的心情,此次海運訂單的客戶是一家汽車出口經銷商,一方面,他們為這批車輛支付的海運運費是疫情前的6倍有余,另一方面,他們也需要對歐洲那邊的客戶負責,面臨著交付延誤的違約壓力。
陳祥利的遭遇反映出這樣一個事實——雖然中國汽車出口在2021年迎來里程碑式的爆發,全年出口量由100萬輛直接翻番至200萬輛,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中國汽車被賣到全世界超80個國家,但出口通道卻并不順暢。受疫情影響,全球海運運力緊張,運費飆升,有車企負責人甚至直呼“船票比機票還緊張”,海運物流儼然已成為中國汽車走向世界的最大不穩定因素。
“現在什么價格是人家船公司說了算,甚至他們還會有一些離譜的要求,客戶也是得硬著頭皮去交。比如說現在去美國有那種‘塞港費’,一個集裝箱柜子就收1000-2000美金(約合6316-12633元人民幣),這個費用感覺很離譜,就是船去到那邊港口之后,因為碼頭擁堵進不去,船公司會向客戶收取這個費用。”福建某國際物流代理公司業務經理謝創(化名)表示。據悉,2000美元相當于疫情前單個集裝箱到北美的海運運費,當然,現在已經上漲至超過2萬美元(約合12.63萬元人民幣)。
提及出海成本,長城歐拉相關人士連連搖頭,他感慨到,歐拉的出口采用滾裝船的方式,主要出口至東南亞,現在車輛的運輸費用達到了15000元,原來是4000-5000元。這意味著,歐拉光運輸費用就上漲到了原先的三倍。而且,包括復雜多變的地緣關系在內,目前汽車出海的“通道”和成本面臨著眾多不確定因素。
作為目前造車新勢力中海外銷量規模最大的一家,愛馳汽車相關人士也向經濟觀察報記者坦言,“和許多其他品牌一樣,愛馳也受到了因疫情導致運輸成本上升、運力下降的影響。我們正在尋找各種可能的運輸方式,盡量爭取在交付時間和成本兩方面找到最佳和經濟的解決方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千航國際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