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奉賢的工廠從3月28日開始停工至今,本來4月有8個集裝箱要出,現在都出不了,蘇州的工廠到4月18日也可能面臨停工停產。”
“手里的貨代業務訂單停了六成,現有的部分訂單不得不分流到長三角其他樞紐港口了。”
“長三角地區每天能找到去港口裝箱貨,又符合條件的集裝箱卡車都是大海撈針。”
“現在要么翻倍加價找集運卡車去工廠拉貨到港口,要么直接不走貨了,就積在倉庫。”
本地工廠停工,地方工廠積貨,貨運集卡一車難求。地方疫情封控下,多位長三角地區的外貿企業負責人和貨運代理人,近日向澎湃新聞記者這么講述他們遭遇到的進出口困局。
長三角聚集到我國多個重要港口。其中,去年上海沿海港口完成集裝箱0.47億標準箱,同比增長8.1%;江蘇沿海港口包括連云港、鹽城等合計完成541萬標準箱,同比增長6.7%;浙江沿海港口包括嘉興、寧波舟山、臺州、溫州等合計完成0.35億標準箱,同比增長8.4%。
為降低主要港口疫情對外貿的影響,4月1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交通管控與運輸保障專班發布的《關于全力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的通知》提到,涉疫地區將充分利用鐵路、水路優勢推動集裝箱集疏港運輸“公轉水”“公轉鐵”,確保港口集疏運體系暢通,港口生產正常運轉。
此外,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交通專班要加強區域協同,過渡期間要保障持《上港集團防疫通行證》的集卡車輛順暢通行。
貨運司機:近期很難提供穩定運力
各地貨物要想從沿海港口發船,可以通過公路或是與水路、鐵路等聯合運輸的方式進入該地區的倉庫,裝完箱后再送至港口。而港口周邊地區的貨物則更多是通過集卡拖車的形式,即集卡從港口提空箱前往目的工廠,裝滿貨再運至港口。
考慮到目前公路貨運不暢,為緩解港口空箱運輸問題,上港集團方面表示,其空箱中心已通過將空箱前置到客戶端,利用非作業高峰及空箱大量回流之際,幫助船公司將空箱疏運至內陸點。
對此,多位長三角地區的貨運代理人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上述舉措的確可以緩解集裝箱空箱運輸的問題,但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幾乎很難搶到“回流空箱”。
“蘇州本地操作此類空箱、貨物運輸的,并沒有上海那樣多、那樣專業。此外,空箱若被大工廠包掉,中小企業完全拿不到。此類保障只會讓幾個較小的短駁船進入短駁港,通常能裝的貨量,箱量不足以支撐目前的周邊地區的需求。”長三角地區的貨代王曉軍(化名)告訴記者。
因此對于港口周邊城市的工廠而言,尋找能從港口提箱的集卡去工廠裝貨再運至港口仍是主要的運貨方式之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千航國際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