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三菱站在了風口浪尖上。
據日本朝日新聞消息,日本三菱電機在4月21號承認,該公司位于兵庫縣赤穗市的工廠,在變壓器實驗中存在長達40年的舞弊行為,而這些設備應用于核電站、熱電廠以及其他方面。
作為“日本制造”的代名詞,三菱電機從1982年到2022年3月共生產8,363 臺變壓器,其中約有40%的變壓器經過欺詐性測試或存在設計不當。
此前,三菱電機就因長崎工廠未按用戶要求對列車空調進行產品檢驗,偽造了檢驗數據,而這個偽造數據的行為可能持續30年之久,涉嫌數據造假的列車空調曾向包括英美等15個國家輸出。
這一系列事件,讓三菱財團的工業發展受到了重創。而截至2021年,在世界500強中仍有八家企業位居世界500強,包括5家三菱品牌企業:三菱商事,三菱日聯金融集團,三菱電機,三菱重工,三菱化學。還有三家生態企業:JX控股(由日本石油和新日礦整合而成),東京海上日動火災保險,明治安田生命保險。
同時在物流方面,三菱在去年的成績也表現不錯。據2021年,三菱旗下的日本郵船財報顯示,2021年海運營業收入為 22,807.75 億日元(約合1141億元),同比增長 41.80%,凈利潤為 10,178.17 億日元(約合510億元)位列日本首位。
掌鏈·第一物流網本期《日韓物流觀》關注三菱財團的物流生態。
一、物流起家,壟斷匯集財富
三菱和三井兩家財團成為對手已經百余年,但在物流發展上面,兩家財團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道路。
三井家族前期發展物流是為工業、貿易鋪路,而三菱是物流起家,一入市就面臨 “搶奪航海大權”的難關。美國PM公司于1869年在日本航線上投入了7艘汽船,搶占了日本海運的大部分市場。
成立不久的三菱倍感壓力,為了吸引客源,三菱開始價格戰,不惜降低運費,低于成本運營。PM公司最后無力招架,將日本的航線賣給三菱公司。自此,三菱迎來崛起,壟斷了海運業務,并開始增加運費價格。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千航國際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