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龍每一年的微信公開課都很經典,對我個人的影響很大。我曾經在學員區說,希望余生能做自己喜歡的事,跟喜歡的人在一起。那么什么才是喜歡的人呢,就是有共同價值觀的人。
我2007年寫博客,至今寫了12年了。我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做到了全國第一的點擊量,你會發現我十年前和現在的寫作方式其實沒什么不同,我十分清楚自己在堅持什么。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人建議我應該怎么怎么寫,也有說現在都是看微博了,誰還看博客啊。不過我很慶幸我在堅持做自己。
我確實曾經嘗試去玩微博,但最后我放棄了,從去年5月份到現在,我一直沒有更新,甚至沒有做道別。原因也很簡單,我在自己的微博里找不到快樂,我甚至不愿意打開自己的微博。我經常問自己,如果不能給這個社會帶去正確的思考方式和正能量,那我做這個事情的意義是什么?我沒有想明白,所以我離開了。一開始我只是想離開一段時間,用一段時間來看一看這個決定跟內心的想法是否是一致的。
當然我知道PC端的閱讀向手機端靠攏是必然趨勢,博客從產品形式的角度終究會走向沒落成為歷史,這是一種大的趨勢。由于微博的不快樂,我一開始對微信公眾號的態度是謹慎的,至少應該是比很多人晚了兩年的時間。但我現在越來越喜歡微信公眾號了,我會看看大家的評論,會看點贊或點好看的數量。博客和微信公眾號的內容是完全一樣的,為什么我會更喜歡微信公眾號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博客現在一打開各種各樣的廣告,上面、右下角、懸浮頁。亂七八糟的廣告一大堆。
所以這一次張小龍這次微信公開課上講的,為什么微信沒有開屏廣告,你每次打開微信都是有一個小人在遙望地球。張小龍沒有解釋這個界面的設計是為什么,他希望不同的人的心里有不同的解讀,這很有趣。但他很清楚,微信不上開屏廣告是因為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并且特意強調了是一個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種。我們現在每天用在微信上的時間很長,長到你會覺得除了家人以外,微信可能是你最好的朋友了,所以你不會喜歡在你最好的朋友的臉上貼廣告。這在整個張小龍的微信公開課上可能是很小的甚至很不起眼的部分,但卻讓我形成了很深的認同感。
我做微信公眾號的時間很短,但迅速的到了十萬加的閱讀。如果我接廣告,每天的廣告收入會超過3萬,但我從來沒有接過任何收費廣告。我做過兩個廣告都是免費的,我心甘情愿幫忙的,其中有一個是給現在處于輿論漩渦的錘子科技羅永浩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我們有共同的價值觀,所以無論錘子科技現在或是未來會怎么樣,這并不會影響我們對這種價值觀的認同,我深知只要羅永浩在錘子科技,錘子科技就會精神不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千航國際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