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中國主要大宗商品進口的增速有所加快,這表明中國政府的刺激措施可能正在產生效果,中國與美國貿易爭端的影響可能沒有人們擔心的那么嚴重。
從表面上看,中國 11 月主要大宗商品的進口情況喜憂參半,原油和銅的進口逐月上升,鐵礦石和煤炭的進口則出現下降。
中國海關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 月中國原油進口量達到創紀錄的 1113 萬桶/日,2019 年前 11個月同比增長 10.5%。
中國 11 月銅進口量創 13 個月新高,未鍛造銅 48.3 萬噸,礦石和精礦 2.16 萬噸,較 10 月分別增長 12.1%和 12.7%。2019 年以來,截止 11 月底鍛造銅進口量下降 8.5%,但較前 10 個月 10%的降幅和前 9 個月 11.3%的降幅有所改善。
11 月鐵礦石進口量為 9065 萬噸,較 2018 年同期增長 5.1%。2019 年前 11 個月,鐵礦石進口同比下降 0.7%,較前 10 個月下降 1.6%和前 9 個月下降 2.4%有所改善。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隨著巴西出口逐漸從上半年的受阻狀態中恢復過來,市場供應狀況有所改善。考慮到鋼鐵產量的增長和最近利潤率的回升,這也可能是鋼鐵企業對鐵礦石需求走強的結果。
11 月煤炭進口量為 2078 萬噸,較 2018 年同期增長 8.5%。2019 年前 11 個月,煤炭進口同比增長 10.2%,比前 10 個月 9.6%的增速和前 9 個月 9.5%的增速有所加快。
綜合中國四種主要大宗商品的進口數據,我們可以看到,近幾個月中國經濟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出了韌性和加速增長。這也反映在最近幾個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的上升上,PMI 從 10 月的 51.7 升至 11 月的 51.8,保持在榮枯分水嶺 50 以上。采購經理人指數顯示出制造業復蘇的跡象,而支持基礎設施和建筑支出的刺激措施似乎也開始在大宗商品需求中顯現出來。
然而,現在下結論說中國已經成功地度過了與美國的貿易爭端還為時過早,因為盡管最近有跡象表明緊張局勢有所緩和,但針鋒相對的關稅戰爭仍有進一步升級的風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千航國際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