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0日,由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主辦,北京移動金融產業聯盟承辦的“開放銀行與銀行網點智能化轉型”專題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相關領導出席會議,北京地區40余家商業銀行以及北京移動金融產業聯盟會員單位和產業界的機構代表參會。會議聚焦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如何打造新型開放銀行、重塑銀行網點經營等議題。會議由北京移動金融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胡達川主持。
北京移動金融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胡達川
北京移動金融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胡達川表示,本次專題研討會以“開放銀行與銀行網點智能化轉型”為主題,就是希望合理運用金融科技手段豐富服務渠道、完善產品供給,提升金融服務質量與效率,使金融科技創新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民生。聯盟作為人民銀行指導下的社會團體,下一階段將認真落實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重點在金融科技領域,開展和部署聯盟工作,并帶領更多的金融科技產業機構提升和創新金融科技新的理念、技術、產品。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科技處副處長江山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科技處副處長江山在致辭中指出,8月下旬,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規劃提出到2021年,要進一步增強金融業科技應用能力,實現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協調發展,增強人民群眾對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滿意度。金融科技產業的發展需要金融機構和產業各方密切合作,群策群力,為推動金融科技創新成果應用,提升移動金融產業生態安全、降低金融風險做出貢獻。
中國農業銀行科技與產品管理局資深專員金鑫
研討會上,中國農業銀行科技與產品管理局資深專員金鑫表示,銀行走向開放互聯是互聯網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必然趨勢。“銀行意識到這個(開放銀行)趨勢,盡管有試錯成本,但也要去做。”她說:“開放銀行趨勢不以任何人或機構意志為轉移。”
具體來說,開放銀行是銀行在數字化基礎上,以信息技術為手段,整合內部產品和資源,重塑業務流程,將金融服務以標準化的方式無縫嵌入到生產生活的場景中,實現金融無處不在伙伴式商業運作模式。金鑫稱,開放銀行時代下,“銀行客戶”要改口叫合作伙伴了。
當然,開放銀行不僅僅是銀行機構的內部“升華和進化”,金鑫認為開放銀行還是社會經濟數字化的必由之路。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億,占GDP比重達到34.8%。
百信銀行科技產品部總經理周竣濤
作為一家“有銀行牌照的金融科技公司”,百信銀行在開放銀行領域也有不少探索。開放銀行與金融科技密不可分,百信銀行科技產品部總經理周竣濤認為開放銀行是金融科技演進的新形態。
研討會上周竣濤從制度、模式、科技等方面,分享了開放銀行的“百信模式”。
回顧銀行發展四個階段,互聯網、金融科技、開放銀行等等因素影響下,每一個階段進化都是一定程度對物理網點的弱化。
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金融科技與數據管理部總經理郭光陽
“近年來,整個銀行業網點發展都呈現出了由擴張到收縮的趨勢。”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金融科技與數據管理部總經理郭光陽表示,并且全球普遍的情況都是如此。但無論是出于監管要求還是特定業務需要,現行階段下,四川物流 ,銀行物理網點仍然不可缺失。
與此同時,技術手段驅動了銀行線上部分的變革,也為銀行網點帶去了新的可能。郭光陽說:“純線上(銀行)不是完整的生態,未來銀行的目標是無處不在。“簡而言之,物理網點也是未來銀行的重要組成部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千航國際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