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快遞業全面復工首月:“價格戰”開打
?海運新聞 ????|???? ?2020-05-06 17:48
原標題:深度|快遞業全面復工首月:“價格戰”開打
快遞行業3月份單價跌幅逼近3年來的極值水平。
隨著我國快遞行業復工復產的持續推進,3月份,快遞行業實現全面復工。根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統計數據,3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59.8億元,同比增長23%,與往年四季度業績量水平基本持平。
不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發現,一場“價格戰”已經在加盟制快遞企業打響。
韻達、圓通、申通最新公布的月度經營數據顯示,3月份,這三家A股快遞公司均出現了“增量不增收”的情況。
韻達3月份實現快遞服務業收進24.83億元,同比下滑3.76%;完成業務量9.80億票,同比增長25.32%。
圓通3月份實現快遞產品收進21.43億元,同比下滑6.44%;完成業務量8.47億票,同比增長20.36%。
申通3月份實現快遞服務業收進17.44億元,同比下滑4.22%;完成業務量5.61億票,同比增長8.54%。
與行業相比,韻達業務量增速超過行業均勻水平,但圓通和申通的業務量增速略顯落后。且值得留意的是,三家快遞企業三票收進跌幅較大,分別下跌23.33%、22.27%、11.65%。
受到疫情影響,今年以來加盟制快遞企業復工復產速度低于郵政、順豐千航國際等直營快遞企業。從申通公布的一季度業績預告中,加盟制快遞企業的生產經營所遭遇的負面沖擊可見一斑。
根據業績預告,申通今年一季度預計實現回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500萬元至6500萬元,
海運報價
國際快遞,同比下降83.96%至86.43%。
今年一季度,在業務量大幅萎縮的情況下,申通采取面單返利政策與中轉優惠政策,
空運報價
海運價格,以鼓勵網點復工復產。但包括申通在內,除了鼓勵網點復工之外,加盟制快遞企業所共同面對的困境則是,如何盡快爭奪失往的市場份額?
今年疫情期間,由于在春節期間保持著較高的產能運轉,郵政、順豐等直營快遞企業快速復產,并在疫情中率先爭取快遞業務量。因此,順豐今年2、3月份的經營數據逆勢增長。
數據顯示,順豐2、3月份分別完成業務量4.75億票、6.79億票,同比分別增長118.89%、93.45%,明顯超過行業均勻水平。與此同時,順豐自往年推出特惠產品爭奪普通電商快件市場后,加盟制快遞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加大。
對于加盟制快遞企業而言,來自電商領域的快件是各企業的主要業務來源。疫情沖擊下,消費需求受到影響,快遞行業或將陷進市場增量空間逐漸消失、存量競爭拉開的階段。因此,在非常態的經濟格式下,加盟制快遞企業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圍繞“價格”之間的競爭將愈演愈烈。
義烏是我國快遞業務量最大的城市,今年一季度業務量高達11.65億件,被業內視作快遞行業的“風向標”。根據快遞研究機構羅戈研究院發布的《三月物流行業簡報》,3月份,全國快遞核心區域浙江義烏的快遞價格跌破1元,最低一度下探到0.8元。“價格戰”的硝煙漸濃。
而從韻達、圓通公布的數據顯示,兩家公司3月份的快遞單票收進跌幅均明顯擴大,
鐵路運輸
上海空運,跌幅分別擴大8.16個百分點、4.61個百分點。
長江證券統計發現,快遞行業3月份單價跌幅逼近3年來的極值水平,同比下跌8.8%,核心“產糧區”義烏地區單價跌幅達到9.9%,超出預期。該機構以為,快遞單價跌幅超預期的原因在于加盟制快遞復工降價搶貨,但更深層次因素在于當前非穩千航國際態的競爭格式。
事實上,加盟制快遞企業打響“價格戰”的背后,是各企業面臨著嚴重的生存環境。
受益于電商的發展,加盟制快遞企業進進了業務量的高速增長期。但電商快件的“天花板”也顯而易見,其增量空間將取決于主流電商平臺對流量存量與增量的競爭與迭代。而為了避免單一快遞服務產品帶來的經營波動,各大快遞企業近年來也不中斷布局多元化產品,以擴大經營范圍。
然而,加盟制快遞企業對于電商的依靠根植較深,產品服務能力同質化較為嚴重,特別是“通達系”快遞企業之間的品牌辨識度并未出現嚴格分層。因此,價格還是商家的主要選擇因素。
在疫情的催化下,加盟制快遞企業對于價格將更為敏感,“價格戰”存在支撐因素。但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盡管“價格戰”將成為加盟制快遞企業短期內獲取市場份額的有效方式,但需要提防“價格戰”失控導致行業出現非理性發展。
國際物流 國際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