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美國的第五種權力:智庫

?物流新聞 ????|???? ?2020-06-04 16:41
1 智庫,英文“Think Tank”。 這個詞匯是二戰時期出現的,由美軍討論戰略和作戰計劃的保密室(Think Box)演變而來。 實質意義上的智庫有著悠久的歷史。戰國時期齊國的稷下學宮,已具備“資政、啟民、聚才、治學”等特點,可以已具智庫的雛形。 現代智庫的誕生,在美國。最早可溯源到19世紀初期的費城富蘭克林研究所,主要研究的是自然科學。 第一個專門從事公共政策研究的獨立智庫是1916年景立的政治研究所,也就是后來鼎鼎大名的布魯金斯學會。 2 有人說,美國事“小政府,大社會”。此評語正確與否,全看語境。 若是與其他國家尤其是亞洲國家相比,確是如此。 可審閱美國自獨立以來的歷史,所謂的“小政府”,早已是18、19世紀的老黃歷了。 意識形態上,“自由”的價值觀依然最重要的。但在現實中,政府(包括國會)干預社會的權力擴大,才是美國歷史的一條主線。 先是不惜“違憲”之虞發動的南北戰爭,重塑了美國同一:重點在關稅和國內稅收的同一。若以死亡率看,南北戰爭甚至超過同時代的太平天國運動。加強聯邦政府的權力,代價不可謂不高。 后來資本主義產業狂飆發展,誕生了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卡內基的美國鋼鐵公司、以及J.P.摩根等巨型托拉斯。激發了社會反托拉斯的運動,終極使得國會和政府把握了拆分企業的權力。 經濟的崛起,也使得美國在國際舞臺上為自己的利益更加積極進取。制定適合的對外政策,理所當然成為政府的職責。 隨著聯邦政府對社會經濟的干預能力越來越強,政府官員、國會議員對于經濟信息的搜集以及政策的制定,卻遠遠落后于時代。 當時政府制定政策的依據與其說是出自社會科學,不如說是以官員及其背后利益團體為考量,在不同利益團體中交換妥協形成政策。例如,20世紀20年代的減稅政策,僅僅由于財政部長安德魯·梅隆自己是這個國家交稅第四多的公民,才熱衷于串聯國會議員(多是大富豪)推行減稅政策。 所以,在政治傳統和憲法的制約、本錢的考量下,政府內部又缺乏對經濟社會題目作出科學研究的專業機構,對外咨詢的需求就產生了。 當面臨逐漸強大的政府權力,“強社會”自然會產生影響或引導這樣的權力的想法,于是,資本家、企業家、學者、律師等整合了資源,供給也產生了。 在供需的協力下,促成現代智庫的誕生。 3 早期的智庫,明顯帶有“進步運動”時代的思潮痕跡。如布魯金斯學會的主旨是“為促進政府在各項活動中進步效率、厲行節約并進步科學水平而與政府官員合作,對政府工作進行科學研究的公民團體”。企圖影響政府政策和改革政府行為溢于言表。 要實現這個目標,一方面是搜羅前任政府官員、商界高層、學者加進智庫;另一方面,智庫成為美國政治選舉中候選人籠絡的資源,進而為新上任的政府提供執政的思路和藍本。 例如布魯金斯學者勞林·亨利1959年出版《總統的轉型》,成為后來總統的“必讀書”。傳統基金會1980年推出《領導者的使命》成為里根政府職員的一本手冊。 因此,智庫與政府之間逐漸形成了“旋轉門”機制:智庫提供政策,新上任的總統為智庫的研究職員提供內閣的職位。任期結束后,這些有過政府工作經驗的人又回到智庫中。 美國智庫雖以“獨立性”為價值取向,但依然在意識形態、思想和政策研究上形成了自己特別的政黨偏向。布魯金斯學會長期以來與民主黨合作,肯尼迪時期的“新邊疆”構想,林登·約翰遜時的“偉大社會”計劃方案都出自布魯金斯學會之手。奧巴馬執政時,32位布魯金斯學會的學者進進了他的執政團隊。因此有“民主黨流亡政府”、“民主黨思想庫”、“民主黨的影子內閣”之稱。 以“守舊主義智庫”著名的傳統基金會成立于1973年,由里根的“廚房內閣”的成員之一約瑟夫·庫爾斯和保羅·韋里奇創建。 1980年傳統基金會的學者推出《領導者的使命》一書,成為里根政府職員的一本手冊。2000年布什總統競選期間,傳統基金會為其提供醫療改革、教育、導彈防御等題目的政策,并出版的學術專著《一個成功總統的關鍵》。 近些年傳統基金會極力推廣“領導美國”的運動,把美國的“守舊主義”推動到新的階段。這個運動反對全民醫保制度,提出“讓每一個美國人都有選擇醫療保健的權利”;推崇自由經濟,反對政府干預;在維護美國的安全、自由和繁榮的條件下,解決能源與環境的題目——實際上是傾向石油利益團體,反對激進的環保主義,等等。 特朗普的“讓美國重新偉大”口號,就是從此運動的宗旨:“重塑開國元勛們最初的理想——讓美國變得富強”而來。 除了自由主義與守舊主義、共和黨與民主黨,軍工復合體,是隱躲在美國權力水面之下的龐然大物。 而大名鼎鼎的蘭德公司,則是吸收軍工復合體奶水長大的智庫。 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軍方熟悉到有必要建立一個將軍事、科技、產業技術與信息結合在一起的研究機構。1945年,美國空軍與道格拉斯飛機公司簽署了一份共同進行“研究與開發”(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的計劃合同,其縮寫為RAND,即“蘭德計劃”。 該項目的主要任務是在軍方、政府情報部分、產業界和大學之間建立聯系,加強這些部分之間的合作和交流,并實現相互之間的資源共享。 1948年,在軍方的支持下,RAND從道格拉斯公司脫離出來,成為一家獨立和非營利性的研究機構。5月14日,蘭德公司正式成立。公司宗旨是:“通過促進、教育和慈善的發展,維護美國的公共福利和國家安全。” 此時的蘭德公司已經擁有超過200名不同領域的研究團隊,其成員包括數學家、物理學家、經濟學家、工程師、化學家、心理學家、空氣動力學家等方面的人才。 4 集金錢(基金會)、知識(學者專家)和政治影響力(前官員)于一身的智庫,其發展也越來越引起維護美國政治體制人士的擔心,他們想方想法“馴服”智庫。 所以在1969年美國國會通過稅務改革法,禁止基金會資助任何可能“影響”立法和政治競選結果的活動。 眾所周知,國際貨運 空運價格,私人基金會一直是智庫的主要資助人,這一時期,國會對智庫進行了極其嚴密的審查,還對智庫賴以獲得資助的很多基金會加以實實在在的限制。 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基金會開始減少對布魯金斯學會、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等智庫的資助。福特基金會一直是很多智庫的主要資金來源,在20世紀70-80年代開始減少了對智庫的資助。里根時期,政府完全取消了對住房的評估,使城市研究所的收進從80年代的1440萬美元下降到80年代中期的800萬美元。 這一趨勢,打破了私人基金會直接掌控智庫的局面,也就限制了智庫“政治團體化”。 智庫為了發展,不再畫地為牢。固然保持了其意識形態傾向,但智庫在努力擴展自己的客戶范圍,因而導致其所提供的政策咨詢更多考慮“公共性”,而非以執政黨或特定利益團體的態度為轉移。 例如傳統基金會與《華爾街日報》聯合編制的《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不僅是共和與民主黨政府制訂對內對外經濟政策時的重要參考,更是世界經濟學界具有指標性的報告。 而當輿論對于智庫的“公共性”產生質疑時,也會嚴重損害智庫的發展。如據英國《衛報》2007年2月的報道,美國企業研究所向有關科學家行賄,請他們批評聯合國政府間天氣變化專家小組的第四份評估報告。《衛報》另表露,企業研究所從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公司接受過160萬美元,而且埃克森美孚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李·芮蒙德還是企業所理事會副主席。固然后來企業所澄清此事“子虛烏有”,但其聲譽還是受到一定損害,業務也受到影響。 與此同時,隨著80年代開始的信息技術革命,多學科的長足進步,美國的政府規模增大、政策題目的復雜化和技術化、以及經濟的全球化,都促使了美國的智庫進進了一個快速發展階段。80年代新增的智庫數目,超過了1900年以來七十年景立的智庫數目的總和。 固然美國智庫以“非營利性組織”為名,但如此多的從業者,自然造成了更為激烈的同行競爭。 在這種環境下,要成為一個成功的智庫,就不應當只是“思考”(Think Tank),而更應當“思考轉化為實踐”(Think&Do Tank)、“傳播觀點”(Talk Tank)、“影響觀點”(Do Tank)以及“善用技術資源”(Techie Tank)。 于是美國智庫更注重自身的推廣和營銷,其的發展呈現業務多元化、規模化的特點。例如,原來依附軍方的蘭德公司,在80年代以后的研究范圍逐漸擴大到藝術、兒童政策、民事司法、教育、能源與環境、健康與保健、國際政策、國家安全、人口和老齡化、公眾安全、科學技術、藥物濫用、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交通和基礎設施、勞動力及其工作場所等領域。逐漸發展成為美國第一大智庫。 而智庫內部的運作,形成圍繞項目配置科研資源的模式: 在課題治理的程序上,重視課題進展中的監視,而且也很重視課題的評審。一般來說,課題研究的基本過程包括對相關題目進行事前調查、制訂調查研究計劃書、挑選合適職員組成課題研究小組、寫出中間報告、經過修改充實并寫出終極報告六個階段。對于每一項研究計劃,通常都有資深研究職員作評審員,負責計劃開始后的期中審查和計劃鄰近結束時的期末審查,以判定其是否達到了基金會設定的研究標準。 如在傳統基金會,每一位分析員寫出的報告,都必須先交本部分主任,提出修改意見;通過后,再交專業編輯進行文字方面的修改;最后交主管副會長過目。重要的研究報告需要交會長及總編輯過目。 5 美國智庫的發展路徑,有很深刻的美國政治體制與社會樣態的印記。 固然客戶也是以政府為主,但相比歐洲國家智庫多由政府或政黨直接成立,美國智庫的社會化和自主化的程度更高,智庫之間的競爭也更為激烈。 這種競爭機制,在政治性較小的政策或技術領域,會促使較高質量的聰明千航國際產品的出現。 但在近年美國政治、經濟和社會分裂情況愈加嚴重的環境下,一些著名智庫“公共性”減弱,“政治性”增強,非營利性和非政府性也更加模糊。 如今傳統基金會的經費主要來源于每年的召募捐款——20多萬的基金會成員、大企業公司、家族基金會和個人的捐助。以至于它的“守舊主義”色彩更加濃重,并被眾人視為守舊派的“忠實代理人”。 因此,原本被以為是繼立法、行政、司法、媒體之后的“第五種權力”,充當學術界和決策團體,國家和社會公眾之間的橋梁,為服務公眾利益發出獨立的聲音的美國智庫,未來能否依然保持如此美譽,也是值得留意觀察的。
國際物流 國際物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千航國際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詳情
廣州 南非 26 22 16 詳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在線咨詢-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