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運周之大灣區戰略下,香港航運業的挑戰與機遇在哪里?
2019年11月21日 13時 航運界網
航運界網香港消息,2019年11月20日上午,作為2019香港海運周的配套活動、第九屆亞洲物流及航運會議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名為“粵港澳大灣區:香港航運業的挑戰與機遇”船東主題論壇在香港會展中心隆重舉行,這一主題契合了國家推動的大灣區戰略,因此受到參會人員的特別關注,成為整個活動的焦點環節。本次主題論壇由香港船東會,香港海運港口局以及香港投資推廣署聯合主辦,香港知名航運公司華為海運為論壇提供贊助。香港投資推廣署王國藩先生代表組織者致辭。
招商輪船董事長謝春林作了名為“借力中國發展,融入灣區建設,全面提升香港航運中心地位”的主題演講;招商局集團董事蘇新剛,香港船東會主席許積皋,東方匯理亞洲CEO林詩鍵以及REEDSMITH律所合伙人李民則參與了由香港華光海運主席趙式慶主持的小組研討,對于香港航運業如何迎接中國的大灣區國家戰略帶來的挑戰和機遇進行了充分的討論。
謝春林在主題演講中特別回顧了香港航運業歷史上的兩個繁榮時期,不管是五六十年代香港傳統船東的崛起,還是八九十年代香港班輪業的快速發展,都是香港航運業選擇與祖國大陸同頻共振,同向發展的結果。但隨著近年世界經濟增速放緩,香港航運業發展也正在面臨諸多挑戰。這點不僅體現在香港貨柜吞吐量的不斷下滑;更加體現在諸多航運相關企業自金融危機以來,因盈利水平下降,經營壓力增加;同時在此過程中,還出現了航運公司、業務、人才等流出香港的現象。
謝春林認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香港航運界應該跳出“在港論港”的窠臼,將自身放在“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大戰略的格局中去思考。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了要鞏固和提升香港的國際金融和航運中心的地位,為香港航運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平臺。香港航運界應該充分利用制度優勢、區位優勢和法律、金融優勢,在推動中國成為國際海運強國的過程中確立超級聯系人的地位,繼續深度融入中國發展,引領灣區經濟潮流中確立自身優勢,強化綜合競爭力。
落實到具體做法上,謝春林認為香港的航運界應該做到四個新:
一是錨定香港融入中國發展、引領灣區潮流、連接世界經濟的新方位。香港應該充分利用其國際化的優勢,主動擔任連接大灣區內城市群和國際社會的紐帶和橋梁,帶動大灣區共建世界級的高端航運服務集群和港口產業集群;
二是構筑香港優化航運業態集聚、提升航運資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新支點。香港應該充分發掘自身優勢,出臺相關政策,吸引更多航商總部進駐,與內地的政府,學校以及企業進行深度合作,打造全新的航運生態圈,提高航運資源配置效率;
三是培育香港在航運新科技引入、航運新產業孵化等方面的新動能。香港應該在航運模式創新,行業規則制定以及航運科技應用等方面有所作為,抓住大灣區發展的戰略機遇,為全球航運業創新發展貢獻“香港方案”
四是推出香港在變革全球航運治理秩序、促進行業效率升級的新模式。香港航運界應該積極配合特區政府,團結業界,利用好香港諸多的航運平臺,在國際航運界發出自己的聲音,研訂具有新時代特色的,符合世界航運行業發展規律的國際規則,創新香港航運商業規則,促進行業效率升級。
在稍后的小組研討中,討論參與人更是充分發言,從自身的領域出發,對香港航運業的發展積極獻言獻策。大家一方面正視香港航運業面臨的挑戰,另外一方面也看到了近年來積極的變化,相信只要能夠抓住大灣區發展的歷史機遇,香港在鞏固自身在于法治和金融的優勢基礎之上,積極參與大灣區的深度融合,爭取成為大灣區航運產業發展的領頭羊以及中國面對世界的超級聯系人,就能夠使得香港航運業可以在新時代取得新的輝煌和更大成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千航國際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