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景規劃法在航運企業戰略規劃中的應用水運管理2009/07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2現代跨國公司的戰略調整及國際航運企業的戰略轉型中國遠洋航務2008/10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3中小航運企業的戰略選擇研究——以青島海運公司為例中外企業家2008/09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4淺析航運企業的戰略成本管理交通財會2007/01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5品牌制勝——航運企業的戰略選擇中國水運2004/11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6世界主要集裝箱航運企業戰略聯盟現狀及發展原因世界海運1999/01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7試論航運企業戰略管理世界海運1997/01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8中國民營國際航運企業戰略定位研究大連理工大學2006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9航運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研究大連海事大學2007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10航運企業戰略聯盟伙伴選擇及利益分配問題研究大連海事大學2005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11航運企業聯合經營策略分析HebeiJiaotongScienceandTechnology2006/03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傳統物流與現代物流的經濟比較分析
目前我們習慣于根據物流的服務領域和技術手段等特征,將物流分為“傳統物流”與“現代物流”。但本文認為,“傳統物流”與“現代物流”的最主要區別既不是在服務領域上,也不是在技術手段上,而是在服務的目的和功能上。首先,從目的上看,“傳統物流的目的是以盡可能低的物流成本,給顧客以盡可能好的物流服務,而“現代物流”的目的則在于提高效益,并把滿足顧客要求放在首位,以此提高企業效益。其次,從物流功能上看,“傳統物流”體現了一種滿足需要的“需要滿足功能”,而“現代物流”體現了促進銷售、支援銷售的“創造需要功能”和使需要和供給相互配合的“供需綜合平衡功能”。“傳統物流”與“現代物流”在目的和功能上的差異不僅反映了物流作為“第三利潤源”的地位更加突出,而且也反映了物流從重視“量”向重視“質”的變化趨勢。本文從經濟的角度對兩者的變化進行比較分析,力圖找出這種轉變的動因。
一、物流活動的經濟比較方法
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波特在其《競爭優勢》一書中提出了“價鏈”的概念。將企業的縱向鏈條上的各種活動從價值的角度給予定義與描述。他認為,企業的縱向鏈條就是一系列增加價值的活動。這些活動包括企業的基本活動(如,進貨后勤、生產操作、出貨后勤、營銷與銷售以及服務)和支持性活動(包括,企業財務、人力資源管理、技術開發和采購等)。其中,進貨后勤和出貨后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物流活動,所以我們說物流是企業創造價值的重要活動。既然物流活動是價值創造活動,那么對于消費者和企業來說,物流活動將會增加其收益,同時也會增加企業成本。因此,通過物流活動的有效組織與管理,不僅能為企業節約成本,同時也能為消費者和企業帶來收益。對“傳統物流”與“現代物流”的經濟比較方法,本文采用常規均成本收益分析和消費者剩余理論相結合的分析方法。其中,消費者剩余理論的分析方法也稱為附加價值的分析方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千航國際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