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留意!港口擁堵惡化,恐持續至年底!

?NEWS ????|???? ?2025-08-07 10:31

今年上半年,歐洲港口擁堵已成常態,且短期內未見緩解征兆。8月至9月期間亞洲集裝箱貨輪集中到港,將進一步加劇本就擁堵的關鍵港口壓力,導致更嚴重的延誤和服務中中斷。

歐洲港口擁堵危機持續升級我的物流在線查價系統:www.cargofee.com 

 

多港運營亮紅燈

航運分析機構Alphaliner**分析師Stefan Verberckmoes表示,他對夏季期間港口擁堵狀況改善并不樂觀。他指出,北歐地區尚有剩余處理能力的港口目前已全部滿負荷運轉,碼頭面臨的主要題目還是船舶延遲到港導致的貨物滯留時間延長。

“某些承運商通過延長(集裝箱)免堆期來競爭,這一做法無疑加劇了碼頭運營商的困境,”他補充道。

據韓新海運(HMM)上周發布的客戶通告顯示,歐洲**大港——鹿特丹港的World Gateway碼頭的船舶需等待長達10天才能靠泊。該港口另一主要碼頭——ECT碼頭雖僅要求晚到船舶等候2天,卻面臨工人出勤率不足、高峰時段卡車等待時間遠超往常等題目。上周二(7月22日),鹿特丹港承認出現“異常擁堵”,主要積存發生在陸側環節。

鹿特丹港方面表示:“多因素疊加導致深海碼頭陸側操縱等待時間延長——包括新舊船期交替(航線增減調整)、大型船舶集中到港、航運同盟重組、作業中中斷以及年初惡劣天氣影響。”

鹿特丹港今年上半年的集裝箱吞吐達到700萬TEU,超過安特衛普-布魯日港同期的691萬TEU,繼續穩居歐洲*大集裝箱港。

而安特衛普-布魯日港同樣面臨運營壓力。HMM通告顯示,其Noordzee碼頭船舶均勻等待時間達1.5天。盡管該公司表示貨物滯留時間正逐步改善,但也指出碼頭堆場接收集裝箱的存放期限已從7天縮短至5天。

與鹿特丹港類似,安特衛普港區外也遭遇嚴重的卡車擁堵題目。該港口將當前困境回因于多重因素,包括近月來多次****以及供給鏈調整等。

安特衛普-布魯日港表示,近期航運同盟重組導致船舶集中到港、貨量激增。船期可靠性下降給碼頭作業帶來挑戰:集裝箱滯留時間延長,船舶載貨量卻持續增加。

除了這兩家歐洲兩大**港口之外,國際物流,漢堡、不來梅哈芬,瓦倫西亞、阿爾赫西拉斯等其他主要港口都面臨更大壓力。隨著更多船舶涌進歐洲各地,特別是北歐地區,擁堵狀況進一步惡化。

根據航運數據平臺eeSea的船期可靠性統計(以實際到港時間比預定時間延遲1天及以上視為延誤),亞洲-北歐航線的準班率已從5月的42%下滑至7月的29%。

貨運量激增,運力吃緊態勢持續 

在過往幾個月里,歐洲強勁的進口需求使船舶艙位持續滿載,貨運量保持兩位數增長。預計這一需求將持續至第三季度,給本就超負荷運轉的碼頭帶來更大壓力。

“擁堵高峰將出現在8月和9月,我們預計這種情況會持續到第四季度才會有所緩解,”全球物流公司Hellmann Worldwide Logistics的海運業務發展經理Michael Amri表示。

和記港口信托(Hutchison Port Holdings Trust)表示,中國對歐洲出口在下半年有看延續上半年的雙位數增長態勢,第二季度對歐盟出口將同比增長達13%。若貨運量真能實現雙位數增長,8、9月份北歐地區到港集裝箱總量將突破200萬TEU。

集裝箱航運咨詢機構Vespucci Maritime**執行官Lars Jensen在社交媒體平臺領英(LinkedIn)發文表示:“從季節性規律來看,7月通常是遠東至歐洲航線貨量*高的月份,這意味著貨物將在8月和9月集中抵達歐洲港口。考慮到即將到來的貨運高峰,歐洲港口擁堵題目遲遲未能緩解確實令人擔憂。”

據Alphaliner數據顯示,北歐區域內航線運力較2024年7月增長了17%,即增加了43,000TEU。航運企業在該區域航線投進了更多船舶(235艘對比223艘),且船舶均勻尺寸更大(1,253TEU對比1,128TEU)。

不過,eeSea**分析師Destine Ozuygur以為并非所有歐洲碼頭都將受到影響。“固然船舶和航線服務確實受到影響,但尚未導致歐洲整體周轉陷進癱瘓。即便是鹿特丹這樣持續擁堵的港口,第二季度仍報告了良好的吞吐量,國際物流,且自1月以來準班率穩步提升,”她表示。

Ozuygur指出,持續繞行非洲南真個船舶改道迫使船公司投進更大收留量船舶,這導致泊位停留時間延長和堆場利用率上升。更長的航程時間也增加了運營波動性和不可猜測的延誤風險。

航線調整

本月,雙子星同盟成員赫伯羅特與馬士基公布,其亞洲-歐洲AE5/NE4航線將自9月起臨時調整掛港順序。新方案將漢堡港靠泊順序調整至不來梅哈芬港之前,并新增丹麥奧胡斯港與瑞典哥德堡港。兩家公司表示,此次調整旨在提升船期可靠性,應對港口擁堵波動。

這一舉措有效減少了鹿特丹港的中轉貨量,整體集裝箱轉運次數隨之下降。相較于此前在鹿特丹卸貨后通過支線船轉運至奧胡斯港和哥德堡港的模式,直航方案將原本需要三次的集裝箱裝卸作業簡化為一次。

此外,地中海航運(MSC)也調整了亞洲-北歐航線布局,取消安特衛普港兩航次掛靠。其中Swan航線將安特衛普港替換為英國費利克斯托港,Britannia航線則取消該比利時關鍵港的掛靠安排。

變更掛港并非航運公司應對持續中中斷的**舉措。赫伯羅特公布自8月15日起,針對北歐航線推出125歐元的訂艙取消費。

該費用適用于以下情況:在預定預計離港時間前5個日歷日內取消訂艙、減少箱量、重新訂艙,或因任何其他原因未能裝船的集裝箱。此項費用適用于所有航線和集裝箱類型。
(本文及插圖版權回屬原權利人,僅作信息展示,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千航國際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詳情
廣州 南非 26 22 16 詳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在線咨詢-給我們留言